喜歡MINI的人 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
發布時間:2017-03-28
鳳凰汽車評論 “對喜歡的人來說,MINI不是一輛車,是一個平臺,是一種文化。”在寶馬百年巡展中國站的MINI之夜,一位MINI車主如是說。
在鳳凰汽車看來,每一款車都有多少的不足之處,但是如果跟MINI的車主講那些不足之處,很可能他們根本不在乎,而且還覺得話不投機。
2016年5月11日,“劃時代的推動力——寶馬集團未來展”全球巡展中國站MINI之夜在北京798藝術區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
當飛機晚點的筆者拎著大包小包趕到尤倫斯的時候,工作人員說,不著急,電影放了一小會兒。筆者難免腹誹,連奔帶跑一身汗地趕來,難道是為了看電影嗎?
原以為大概是個品牌宣傳的小短片,沒想到還真是個電影。
《內心引力》MINI這部紀實電影,歷時兩年,跟蹤拍攝了7位品牌創始人關于生活、創業和掙扎。電影雖然在拍攝手法上較為樸實,鏡頭的藝術性跟國際專業級紀錄片有差距,但好在年輕的導演有一顆玲瓏心,善于撲捉一些感人的、生動的細節。最重要的是,好故事和好內容勝過一切。
片中,邊創業邊帶孩子的Tina說,“或早或晚,人都會死,我不想自己的人生很蒼白。”這樣的話說起來太教條,但是有的人就是那樣生活的,比如那個用戲謔和傲嬌掩飾艱辛的咖啡老大。
一個不愛喝咖啡的人,偏執地種了十來年咖啡豆,沉淪在云南的群山之間,賺不到什么錢,他戲謔“我注重過程。”站在七彩云南的山巔,他兒子話中有話,“吊炸天的感覺。”
例外品牌的創始人毛繼鴻說,之所以叫“例外”,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例外。
人世間,最大的奢侈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對于MINI的鐵粉來說,車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選擇了一種車讓自己更接近想成為的人。所以女車主說,她只買一種車。那種帶點偏執的表情,就好比,“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做一件事。”
功利主義者說,這是販賣情懷;功能主義者說,這不科學。但是,有情飲水飽,情懷雖然虛,卻真的很重要。“不開心,買包包。” 難道買的真是裝東西的口袋么?
電影結束之后,車友、粉絲、設計師和媒體參加了MINI VISION創意比賽的投票。筆者投給了最沒有科技含量的一號選手,做木工的他要把MINI改造成為一個移動的手工工坊,開到山河湖海邊做木工。旁邊設計師朋友投了量產又實用2號,一個可以把手機屏幕投影為抬頭顯示的量產產品。
最后,小眾又無法量產的1號創意竟然勝出,設計師朋友不解地直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