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級豪華B級車橫評 七車性能篇匯總
發布時間:2017-06-01
七車性能測試:百年賽車文化、法拉利旗下產品、接近瘋狂的逆向研發,種種跡象都讓阿爾法·羅密歐Giulia彰顯出了超強的運動天賦,甚至讓人感覺在性能方面,Giulia是一種更高級別的存在。
但測試結果就如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來了一場高開低走的悲劇!Giulia不光沒有一鳴驚人,反倒是被啪啪打臉,在圈速和制動測試中穩穩墊底,就連安全至上的沃爾沃S60L都能踩它兩腳。
而一直被大家嘲笑的推頭小能手奧迪A4L,卻在性能橫評中拔得頭籌,技壓群雄。但測試成績相對客觀,比如中期改款換裝9AT的奔馳C級,雖然性能表現一般,但卻是最令人向往的車型。綜上所述,主觀感受與客觀成績的融合,才是本次性能橫評中的強者。
車型 | 奧迪A4L 45TFSI | 凱迪拉克ATS 28T | 朱麗葉280HP | 英菲尼迪Q50L | 沃爾沃S60L T5 | 奔馳C200L 4MATIC | 寶馬320Li |
---|---|---|---|---|---|---|---|
發動機 | 2.0T | 2.0T | 2.0T | 2.0T | 2.0T | 2.0T | 2.0T |
動力參數 | 252Ps/370Nm | 279Ps/400Nm | 280Ps/400Nm | 211Ps/350Nm | 245Ps/350Nm | 184Ps/300Nm | 184Ps/270Nm |
變速箱 | 7擋雙離合 | 8擋手自一體 | 8擋手自一體 | 7擋手自一體 | 8擋手自一體 | 9擋手自一體 | 8擋手自一體 |
驅動形式 | 四驅 | 后驅 | 后驅 | 后驅 | 前驅 | 四驅 | 后驅 |
官方加速 | 5.9 | 6.2 | 5.2 | 7.8 | 6.4 | 8.2 | 7.9 |
實測加速 | 5.91 | 6.64 | 7.07 | 7.45 | 7.61 | 7.71 | 7.85 |
項目一:0-100km/h加速測試
加速測試分為了高低功率兩波陣營。高功率組有A4L、ATS-L、Giulia、S60L;而低功率組則有同級銷量冠亞軍C200L和320Li,以及奔馳C級的同門師兄弟Q50L。測試中最有亮點的兩款車,一是豪華B級中的超跑Giulia,其受限于標配四季胎的影響,全程魂不守舍,有力難發;二是奔馳C級,其中期改款后依仗9AT助力,動力方面問鼎BBA,力壓A4L 40TFSI和320Li。
沒脾氣,這也許最適合Giulia。因為國內引進的Giulia車系,除了百萬級的四葉草版本,其它車款標配四季胎,這種輪胎公路性能一般,但濕地表現相對均衡,和Giulia的運動取向并不合拍。另外就是ESC車身穩定控制系統,2.0T的所有Giulia都不能關閉,甚至牽引力也不能關,所以加速曲線圖明顯看出ESC介入的影子。
但能否關閉ESC這事兒,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因為ESC才是Giulia的賣點。一款ESC調校出色的車輛,能夠讓車主輕松發揮其90%的實力,而且是絕對安全的情況下。舉例說明,法拉利和邁凱倫的超跑,相比電子系統全關,在半關ESC的情況下才是性能巔峰,包括世界上最快的F1方程式也有ESC系統,因為電腦比人操作更快、更精確,之后賽道部分會為大家解讀Giulia的ESC。
項目二:100-0km/h制動測試
車型 | 奧迪A4L 45TFSI | 凱迪拉克ATS 28T | 朱麗葉280HP | 英菲尼迪Q50L | 沃爾沃S60L T5 | 奔馳C200L 4MATIC | 寶馬320Li |
---|---|---|---|---|---|---|---|
輪胎型號 | 倍耐力Cinturato P7 | 普利司通博天族 | 倍耐力 P7 ALLSEASON | 鄧祿普SP SPORT MAXX | 倍耐力Cinturato P7 | 普利司通博天族 | 倍耐力Cinturato P7 |
前輪尺寸 | 245/40 R18 | 225/40 R18 | 225/45 R18 | 245/40 R19 | 235/45 R18 | 225/45 R18 | 225/45 R18 |
前輪尺寸 | 245/40 R18 | 255/35 R18 | 225/45 R18 | 245/40 R19 | 235/45 R18 | 245/45 R18 | 255/40 R18 |
實測制動 | 38.25 | 37.94 | 43.93 | 36.67 | 39.81 | 37.88 | 39.54 |
備注:表格在手機端顯示會有錯層 之后會用模板代替 完美展現!
影響制動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輪胎尺寸、制動卡鉗力度、ABS和ESC的工作效率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輪胎的抓地力。制動測試的七款車中,Q50L的鄧祿普SP SPORT MAXX輪胎是公認的高富帥,所以即使輪胎寬度相同的A4L,在制動方面也有較大差距。
另外,奔馳和凱迪拉克都采用普利司通博天族系列,制動成績普遍在37-38米之間,這是B級轎車優秀的制動距離。而焦點Giulia依然魂不守舍,只不過ESC不再折磨它,而是自己在光滑的地板上摩擦。
小結:相比動力強弱 輪胎更為關鍵
這七款車的輪胎,按抓地力的強弱可分為四個等級:鄧祿普SP SPORT MAXX > 普利司通博天族 > 倍耐力P7 > 倍耐力P7四季胎,而恰好本次評測的車型均搭載扭矩300Nm以上的2.0T發動機,又基于渦輪增壓發動機低轉高扭的輸出特性,所以在加速起步時抓地力好的輪胎,可讓車型的動力損失降低,讓更多的動力有效輸出,加速能力也就越出眾。
也正因為這樣,配備四季胎的Giulia動力流損最多,即使沒有ESC的干涉,加速成績也不會改善很多。而Q50L,雖然動力平平,但245的胎寬和良好的抓地力,讓它在加速時能夠抓住地面,所以加速成績遠超官方數據。
項目三:油耗測試
車型 | 奧迪A4L 45TFSI | 凱迪拉克ATS 28T | 朱麗葉280HP | 英菲尼迪Q50L | 沃爾沃S60L T5 | 奔馳C200L 4MATIC | 寶馬320Li |
---|---|---|---|---|---|---|---|
發動機 | 2.0T | 2.0T | 2.0T | 2.0T | 2.0T | 2.0T | 2.0T |
實測油耗 (L/100km) |
9.3 | 9.4 | 10.3 | 9 | 9.8 | 9.1 | 8.9 |
行駛里程 | 244.8 km | ||||||
測試耗時 | 5.52 h | ||||||
平均車速 | 44.2 km/h |
此次油耗測試和以往不同,路線中包含了20%的山路,之所以選擇這樣的測試路段,是考慮到7輛車中,有一半多的車型是偏運動設定,所以純城市道路、開啟ECO的油耗測試方法,與真實油耗相差甚多,測試的油耗也就失去了參考的意義。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雖然7輛車間的動力懸殊較大,比如320Li和ATS-L,動力相差了近100匹馬力,幾乎是2.0T和3.0T的動力差別,但百公里油耗僅相差0.5升,并沒有很夸張。這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傳遞效率,電腦對燃燒的控制、動力輸出曲線等,所以“大馬力=高油耗”的觀念,在如今并不適用,不要被數據表蒙蔽了雙眼。
9AT對于C200L來說是革命性的,加速和油耗相比7AT都有了大幅的進步,如果這7輛車讓我選的話,我一定會選它;Giulia是7輛車中最輕的,還是動力最強的,雖然油耗較高,但也沒有落下太多,用0.5L/100km的油耗去換取駕駛樂趣,肯定是劃算的;S60L,沃爾沃被吉利收購后的崛起之作,雖然已經接近產品末期(按7年一換代),但綜合素質依然跟得上隊伍,下一代產品值得期待。
項目四:圈速測試
項目四和其它三個項目有所不同,因為圈速快慢,并不能代表車型的強弱。比如圈速最慢的Giulia,它的操控性和ESC車身穩定控制系統是7輛車中最好,之所以成績不行,原因在于輪胎的抓地力弱,以及無法解除的穩定控制系統。
所以,圈速測試,更多的是感受車輛的綜合性能,包括加速、制動、轉向、懸掛、發動機動力響應、變速箱齒比、以及電子穩定控制系統等,是一項能全面感受車型的測試項目。
奧迪A4L 45TFSI quattro
奧迪A4L的動力輸出非常流暢,配合全時四驅的quattro系統,出彎時能有效的輸出動力,雖然發動機馬力不是最大的,但加速力度卻是7輛車中最強的。但奧迪車,剎車易過熱衰減的問題在A4L上仍然沒有解決,2-3圈就會有極大幅度的衰減,不過對于日常駕駛來說并無大礙。這一代奧迪A4L很令人滿意,它一改上代A4\A6轉向偏虛偏輕的特性,轉向比和回饋力度有明顯增強,操控性方面得到了提升。
凱迪拉克ATS-L 28T
短軸的ATS配備了后橋LSD限滑差速器,但加長版ATS-L并沒有,雖然靈活度有所降低,但它底盤的調校仍然非常出色,配合電磁可調阻尼避震,其操控性是7輛車中最好的。除了懸掛系統,ATS-L的轉向也非常出色,出色的配重和底盤調校,讓ATS-L的指向很精準,響應速度快。至于不足,那就是動力,并不是發動機的問題,而是8AT變速箱,齒比過于稀疏,升降檔不夠犀利,所以輸出不綿密,動力不如Giulia和A4L。
英菲尼迪Q50L
Q50L幾乎是奔馳C級的兄弟車型,動力系統與改款前C級相同,駕控感受很“沉”,原因在于油門和轉向的阻力較大,加之避震行程較長,側傾幅度大,所以開起來不輕快。那為什么圈速還能進前三?輪胎好啊!鄧祿普SP輪胎的抓地力好,所以彎道極限更大,彌補了直線動力的不足。現在像C200L、A4L、320Li、Giulia等車型,都主打運動,所以開起來輕快,這也是消費者的需求,但Q50L和S60L卻很沉穩,開起來很老牌,與對手們不太一樣。
奔馳C200L 4MATIC
C200L的賽道表現是最均衡的車型,得益于9AT的密齒,出彎加速動力流暢,而且升擋時的動力銜接很快,但缺點是變速箱不鎖擋,突破極限轉速后會從M擋跳回D擋,不像Q50L自由度高,不光有7300rpm的極限轉速,還不會鎖擋,所以圈速會受到影響。另外在S+模式下,C200L的ESP工作效率很高,不會有明顯介入,但又能時刻HOLD住你,ESP在無形之中保護你的安全。
阿爾法·羅密歐Giulia 280HP
相比其它6輛車,Giulia的動力最強,齒比最密,油門響應最快,轉向最靈敏,升降擋如同賽車版的犀利,有這么多之最的它,可圈速卻是最慢。原因在超低抓地力的輪胎和無法關閉的ESP車身穩定系統,這就好像帶著枷鎖還不穿球鞋的梅西,有技巧炫不出,有大力又發不出。換輪胎,是讓Giulia發揮本能的唯一辦法,而且輪胎抓地力越強,Giulia給予你的運動表現就會耀眼。
崛起之作 即將面臨換代
S60是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后的崛起之作,隨后國產,加長軸距,便有了今天要介紹的S60L。但有點可惜的是,放到今天來介紹S60L似乎有點太晚了,因為“七年一換代”的產品周期馬上來臨,意味著S60L馬上面臨換代,會向XC90、S90這些沃爾沃全新家族設計靠攏,現款S60L很快會被放進史冊。
只賣帕薩特的價 抄底好時機
可就是這個時候,往往才是最佳的抄底時機,是一個能花同樣的話,買更高級車型的時候!就如同Q5臨近換代前只需28萬、路虎極光也僅需27萬的情況一樣,現在的S60L,一輛豪華品牌的B級車,只賣帕薩特的價格,而且是品質高于帕薩特,這也是S60L相比其它競爭對手,最有利的優勢。
不推薦T5版(2.0T高功率+8AT)
雖說是抄底,但S60L也不是哪款都值得買,就比如本次評測的T5版,反倒是最不推薦的購買的。S60L共分為T3(1.5T+6AT)、T4(2.0T低功率+6AT)、T5(2.0T高功率+8AT)三個版本,T5的動力總成與奔馳、寶馬、奧迪不相上下,但動力傳輸效率卻大大折扣,外加前輪驅動的設定,急加速時會伴有打滑和扭矩轉向,反倒影響駕駛質感。
T3版(1.5T+6AT)最具性價比
優惠后,T4比T3貴兩萬左右,發動機變為2.0T,增加前雷達和座椅加熱,如果單S60L車系來看,這兩萬是物超所值。但豪華品牌B級車的競爭里,卻容不得這兩萬,因為T4已經和ATS-L、Q50L入門版的價格相同,在這些新生力量面前,S60L T4并沒有優勢。而T3普遍裸車價在20-21萬,外加小排量的低購置銳,讓T3的價格成為同級別中最低的,沒有任何對手,而品質又遠超同價位的其它B級車,所以T3,是S60L車系中最值得夠買的。
除了價格 乘坐舒適性也是同級之最
乘坐舒適性,往往被乘坐空間奪取焦點,而被忽略掉。其實空間想做大并不難,至少在國內是這樣,B級車隨便加個100mm的軸距,各個都是D級車的空間表現,所以本次橫評,除了個性賣點的Giulia,其它車型在空間方面難分伯仲。
而當乘坐空間相同時,舒適性便成為焦點,乘坐舒適性的考量點包括:座椅皮質、座椅填充物、座椅設計、懸掛濾震能力、車內靜音、溫度控制等多種因素,其中占據50%的是座椅,皮質柔軟、填充物飽滿、迎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是一款好座椅應該具備的,而在這方面,S60L可以完爆另外6臺車。
沃爾沃全新中控屏演示GIF
選擇現款 就意味著即將成為舊款
和所有換代車型一樣,如果選擇了現款S60L,就要做好成為舊款的心理準備。其實全新沃爾沃的設計元素集中在內飾,用一塊ipad大小的觸控替代了90%的按鍵,將所有功能都融入其中,不光便利,還將內飾檔次提升不少。而現款S60L的中控設計相對老派,而且多數按鍵的使用率極低,但功能仍然齊全,類似于按鍵手機和觸屏手機的區別。
駕控感與同級對手全然不同
S60L的駕駛感受更像舒適取向的中大型轎車,比如豐田皇冠、別克君越,而同級別對手卻截然相反,駕駛質感緊湊、輕快,偏運動一些,而這些表現不只是標榜運動的3系、ATS-L、Giulia外,像C級、Q50L、A4L也是這樣。其實不難理解,購買豪華品牌B級車的消費群多為年輕人,緊湊運動的駕駛質感更受歡迎,而S60L更像上一代的A4L,屬于上一代的設定風格。
同級中車型最全:長軸、短軸、旅行、跨界
在國內,S60車型最全,除了國產的長軸S60L,還有進口的短軸版、旅行版、跨界旅行版,覆蓋了所有車型,這是對手們所不及的。而最讓人驚喜的是,進口旅行版的起售價很低,優惠后的T4版只要24-25萬,而對手3系旅行和C級旅行都是40萬以上,可以說V60是國內唯一可以享受與三廂同價位的旅行版,所以相比S60L T4,我更推薦V60 T4。
總結:性價比和旅行版是S60的殺手锏
S60于2010年推出,至今已有7年,按照換代周期,新一代S60應該在2017年底或2018年初亮相,所以2017款S60是這一代的末款。但也正因為換代的來臨,S60全系車型都有大幅度的優惠,像國產S60L T3,只需要20-21萬,又或是進口的V60 T4,也僅需24-25萬,這樣的價格與大眾帕薩特、日產天籟相當,但卻能享受豪華品牌帶來的品質與格調,這種跨級別的競爭,是目前沃爾沃S60最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