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派破局者 試駕福特撼路者四驅旗艦版
發布時間:2017-03-12
[汽車點評網赤峰站 試駕]
每一款汽車在設計之初就對自己的優勢做了界定,有什么樣的優勢就也就瞄準了什么樣的受眾群體。今天我們試駕的這款車就是這樣一款優勢明顯的車型——福特撼路者汽油四驅旗艦版:一方面它是一款七座SUV,能夠擔任起全家多名成員共同出行時座駕的角色,而另外一方面它又是一款帶有大梁和后橋差速鎖以及低速四驅功能的SUV,能夠扮演好在荒郊野外隨性奔走的硬派越野車的角色。既能同時容納多名乘客,同時又有跋山涉水劈山開路的能力,這兩個優勢的交集使得撼路者注定將成為一個略顯小眾的車型。
目前在中國市場中兼具兩方面氣質的車型并不多,撼路者面對的競爭對手將是最入門的豐田普拉多2.7自動標準版以及帕杰羅V93自動標準版等這類有一定越野能力的血統純正的SUV,可見此次福特對撼路者這款產品的信心之大。今天我們就把這款人氣頗高的車輛拉到荒郊野外,到越野場地感受了一下它究竟“是騾子還是馬”。
外觀:憨態可掬,美式風格濃郁
撼路者的外觀并沒有顯得非常犀利,反過來倒是顯得比較沉穩粗獷,仿佛是飽經風霜的成熟男人一般,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大智若愚”或者“靜水深流”的感覺。粗大的鍍鉻前進氣格柵配合亮色下護板,愈發透露出那種豪放風格。
撼路者身材尺寸之大單從圖片上是沒辦法看出來的,找一個大家相對熟悉的車型做對比吧,2016款路虎攬勝的高度有1835mm和1840mm兩個版本,而撼路者1837mm的高度正好介于兩者之間,站在如此高大的SUV身邊還是能夠感覺到它的生猛。我們注意到車門下方懸掛了鍍鉻的側踏板,這一配置并非為了好看,而確實有實用性方面的考量——側踏板對乘客上下車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方便。
憨態可掬的外觀設計語言在車尾也同樣得以延續,我們注意到后護板的造型簡直與前護板一模一樣,外觀設計也太一致了吧?而飽滿的線條依舊處處透露著撼路者內在的力量感,這種力量感與路虎發現、與牧馬人給人的感覺并不一樣,更多地考慮到時尚性以及線條的流暢度。
整體外觀方面撼路者并沒有什么亮眼的設計,中庸而內斂,深沉而不張揚。高大生猛、不拘小節,并且散發著美系中大型SUV和皮卡的氣息,這是它留給人的第一印象。
內飾:配置豐富,用料做工待提升
內飾方面同樣滿溢粗獷的氣息,尤其是方向盤粗壯的造型以及空調出風口,甚至包括手套箱頂部的“EVEREST”的亮色身份標識,這種并不外向的豪放氣質與外觀很好地做到了統一。因此單單從設計的角度來說,撼路者內飾方面做得比較到位。
內飾方面值得稱贊的一點就是極其豐富的配置,數量繁多的主動安全配置都在我們此次試駕的頂配車型上出現,比如上面提到的BLIS盲區信息提示、倒檔來車預警、疲勞駕駛預警、車道保持系統、碰撞預警等。當然一些人會說,我們看中的是這款車強悍的越野能力,這些配置有無,我們并不在意,話雖如此,但有總勝于無。
值得注意的是,售價為36.08萬元頂配的汽油四驅旗艦版車型與31.88萬元的次頂配汽油四驅豪華車型相比,差價僅為4.2萬元,但是兩者在配置方面的差別高達30種之多,其中有頗多實用配置為頂配車型專屬配置,低配車型甚至無法選裝,比如帶大燈清洗功能的氙氣大燈,比如電動天窗等等。這樣的設置在提升頂配車型競爭力的同時,也削弱了低配車型的競爭力。
可以說TMS路況實時管理系統、后橋差速鎖以及低速四驅模式是撼路者最大的賣點,正是由于這些功能使得撼路者被劃歸到硬派越野的圈子之內(當然非承載式車身也是重要元素)。TMS路況實時管理系統提供了四種不同的模式,其中包括功能最為強大的巖石模式,駕駛者可以根據不同的路況選擇不同的越野模式,提高了越野的效率以及通過性能;牙嵌式后橋差速鎖賦予了撼路者強大的脫困能力,在遇到容易打滑和泥濘的路況時,即使有一個輪胎離開地面,后差速鎖也能為車輛后輪提供充沛的扭矩;而低速四驅模式則將車輪上的扭矩放大到2.48倍,使得極端情況下車輛獲得更大的牽引力。
前面說到,撼路者內飾方面的優勢就是頂配車型配置非常豐富,但不足之處也是比較明顯的——用料以及做工有待提升。
空間:前兩排闊綽,第三排尚可
空間的闊綽以及多樣化可以說是撼路者的一個大的賣點,一方面七個座位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撼路者的實用性,更多的座椅為家庭出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至少祖孫三代人一起外出變得更為現實;另外一方面,第二三排座椅的靈活機動性大大提升了撼路者的儲物運載能力,在極端情況下可以把后面兩排座椅完全放倒,此時撼路者的儲物能力基本上可以滿足絕大多數家庭的絕大多數日常需求。
空間方面前兩排座椅可以為乘坐者提供比較愜意的乘坐感受,無論是頭部還是膝部都能夠獲得一個還算不錯的空間余量;但第三排的乘坐空間卻并不夠樂觀,在第二排座椅及其靠背都調到最靠后的位置時,第三排乘客膝部空間會非常局促,此時第三排并不適合成人乘坐,好在第三排座椅用到的機會并不是非常多。
另外車內零碎的儲物空間還算比較豐富,并且空間也都還算可觀,駕駛者以及乘客隨身攜帶的一些物品諸如手機、錢包、水杯之類基本上都能找到合適的容身之處,就連第三排座椅兩側都設計了兩個水杯支架,細節做得還是比較到位。總的來說,如果不是全家一同長途旅行(滿載7人并且行李很多)的話,中短途使用起來撼路者還是相當實用的。
試駕:道路柔軟溫存,越野足夠強悍
其實大家更在意的應該是撼路者這款車在駕駛時反饋給人的感受吧,我們區分了兩個場景——普通城市鋪裝道路以及野外非鋪裝路面——來體驗撼路者的性能。
我在4S店拿到撼路者的鑰匙看到實實在在的撼路者的那一瞬間,已經對駕駛時車輛反饋的感受做出了預判:車身高大并且帶大梁,這樣的車在城市開起來起步和制動的時候一定會慣性很大,并且油門和剎車的反應一定會慢半拍。然而直到我系好安全帶,松下手剎點下油門的那一瞬間,我才知道自己的預判并不準確。
在城市道路上體驗時,我們雖然挑不出撼路者的明顯問題,但同樣我們也沒有發現撼路者的明顯優勢。它在鋪裝路面上給人的感覺就是不溫不火,雖然我們能夠以比較高的視野去俯視其他車輛五顏六色的車頂,雖然我們能夠放下防備以慵懶的神情去轉動手中柔軟的方向盤、控制腳下兩個踏板的深淺,但撼路者提供給我們的反饋卻絲毫無法激起駕駛者的激情。
于是我們駕車來到市郊的一處荒漠地帶,這里才是真正屬于撼路者的用武之地。非承載式車身結構、TMS路況實時管理系統、牙嵌式后橋差速鎖、可將扭矩放大2.48倍的低速四驅模式,從這些維度來考量,我覺得撼路者的越野能力從理論上說應該不一般,至少應該比減配之后的路虎發現更出色一些吧。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撼路者的四驅系統,撼路者的四驅車型均采用了多片離合器式中央限滑差速器,同時在后軸上還裝備了一個牙嵌式差速鎖。雖然中央差速器是相對較為偏向城市SUV的多片離合時差速器,在長時間高強度過度使用的極端情況下穩定性可能受到考驗,并且無法鎖死前后軸的動力輸出;但硬氣十足的后橋差速鎖則將撼路者的越野水平提升了不少。理論上說,撼路者的越野能力比較強悍。
在這片熟悉的越野場地,我們多次駕車前來試駕,而判斷一輛SUV的越野能力究竟如何,我們根據現場的場地條件大致把SUV的越野性能分為三個類別:1.不能夠順利通過第一個土坡;2.可以順利通過第一個土坡,但無法通過第二個土坡,3.可以順利通過第一和第二個土坡。
這里有必要大致介紹下我們的1號和2號土坡,1號土坡角度比較小,雖然坡道上有比較明顯的車轍印并且大致可以看出交叉軸的路況,但深度都比較淺,難度并不大;2號土坡不僅在坡度上比1號更為陡峭,同時車轍更深,并且前后三個較深的坑洼形成了難度較大的兩個連續交叉軸,可以說通過的難度與1號坡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另外需要說一句,這里的兩個土坡最近一段時間被其他越野愛好者刨得比較多,所以所有的坑都比此前更深,因而難度也更大。
通過現場的越野測試,我們對撼路者的越野能力有了一個更為全面、立體的認識,面對難度頗大的2號坡,撼路者干脆利索的表現讓我們印象深刻。可能是前不久剛剛試駕過最新款路虎發現四,并且沒能成功攀爬上2號坡,這樣一對比,足以凸顯出撼路者的越野能力。看來之前我關于撼路者越野能力的預判,還是比較準確的。
小結:
總體來說撼路者是一個優缺點比較分明的車型。一方面它的越野能力足夠強大,低速四驅、后橋鎖以及車底的大梁都是狠角兒;它有7個座椅,能夠載著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外出游玩,讓全家老少共享天倫;在放倒第二、三排座椅之后,它的儲物空間比較出色,對于家用來說已經足夠;它的頂配車型配置非常豐富,主被動安全以及各種炫酷的科技配置都有出現,為駕駛提供了安全保障。另外一方面它的內飾做工以及用料并不夠厚道,中控臺上塑料質感比較嚴重,視覺效果不夠高檔;在城市駕駛時它的性格過于溫婉,方向盤、油門、剎車都給人一種偏向陰柔的感覺,不適合急性子的駕駛者;它的配置設計得比較尷尬,一些比較實用的配置只會出現在頂配車型上,并且其他配置車型無法選配……
這就是江鈴福特撼路者,一款既因為比較強大的越野能力而顯得硬派,又因為攜帶了7個座椅因而同樣考慮到家庭溫馨氛圍的SUV。小眾,優缺點明顯,這就是撼路者;或許,優缺點明顯更容易讓人印象深刻吧。(攝影/作圖/文字:劉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