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庭信步優哉游哉 測試廣汽豐田逸致
發布時間:2017-03-28
[汽車點評網 體驗]又見MPV,很久沒有試過這類車型了。最近一次測試的這類車型是大眾途安,距今也有7個月的時間了。就我個人而言,還是比較喜歡這類車型的,雖然它們在操控上一般都沒什么優勢,但是這類車型總是能透出“家”的味道。也許很多人都這樣,缺什么就想什么,每當出門遇到停車難的時候,就恨不得自己開的是一輛SMART,可以見縫插針。而每當要舉家出游的時候,總是忿恨自己的車就差那么一個座,而要因此開兩輛車,同時也失去了一家出行沿路的歡樂。
言歸正傳,回歸到這款逸致上吧。這輛廣汽豐田生產的MPV,其英文名叫E'Z,中文名為逸致。在此之前,我寫過一篇關于它的實拍文章,與這次測試的車型同為豪華多功能版。所以,這次的體驗文章將以補足當時忽略的一些部分為主。我也因此將切身體驗的部分放在了第一頁。而外觀與內飾的一些數據或配置介紹,還煩請各位點擊上圖進入相關文章閱讀。
首先要說的就是前排空間,圖中體驗者身高為180cm,坐在前排將座椅放置最低。距離天窗遮陽板也不過僅剩二指寬的距離而已,頭部空間還是很緊湊的。而逸致的優點則是駕駛員的視野還是很好的,并且真皮座椅的舒適度也很不錯,除了肩部以外的支撐都很到位,只是調節功能比較匱乏,除了主駕駛有電動調節外,車內其余座椅均為手動調節。
在不考慮第三排空間的情況下,將第二排座椅放置正常位置。腿部空間足有兩掌的距離,還是非常富裕的。不僅如此,第二排座椅可進行前后角度調節。通過靠背上的把手調節座椅的角度。試想一下,長途旅行時,作為乘客以半躺式的姿勢坐在車內,加上座椅也可以提供很好的舒適度,這樣的旅程會不會輕松了許多。
上面提到的那種舒服的乘坐姿態,僅限于不使用第三排座椅的情況下。如果要將車內的第三排座椅也加以使用的話。那恐怕就沒那么舒服了。還是以升高180cm的體驗者為例。如果是他坐在第三排的話,那第二排的空間需要一名非常非常瘦弱的人士才能勉強坐進去,而且膝部還是頂在第一排座椅的靠背上。
在三排座椅都被充分利用的情況下。逸致的后備箱空間就顯得是那么拮據了。縱深不過三十多厘米而已,能儲物的地方極為有限。同時,在高度上也會受到一些限制。基本上也就能放幾個日常的背包大小的物件。
當然,這并不是后備箱真實的儲物能力,它的空間還是有可以商榷的余地的。放倒第三排座椅,你將會獲得一個平整的后備箱。縱深及寬度都降達到一米的距離,再加上八十多厘米的內高,完全可以滿足各種儲物需求。
亦或者是連同第二排坐一起放倒,身高180cm的體驗者躺進去,也完全沒問題。不過因為第二排與第三派之間不夠平整,所以它不能當做床來用。在車內第二排的地板上,我們發現了兩個暗格,對于存放零散物品非常實用。
因為儀表盤的中置設計,所以坐在車內,大部分的目光都被中控臺所集中。在實拍文章中,我提到過中置儀表盤微微向駕駛員方向側傾,方便讀數。而真正體驗這款車的時候,發現儀表盤在夜間所發出的微微紅光也是很具視覺效果的。
儀表盤下方的中央控制臺分為上下兩層,上半部分由音響系統和空調系統組成,下半部分則被擋把所占據。中控臺由上至下的過渡并不讓人感到生硬,整體的立體感也很強。
最后我要介紹兩個并不是很特別的配置,一個就是車頂的凸面鏡,我喜歡叫它內視鏡,因為它的廣角效果可以完全看到車內。看似用途不大,不過眾所周知孩子是不該坐在前排的,寶寶座椅只可以安排在后面,所以這個內視鏡可以非常有效的讓你觀察寶寶在車內的情況。再試想一下舉家出行時,偶爾可以看看坐在后面的家人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另外一個配置就是很多車型都會有的USB與AUX的插口。在別的車型上,頂多給我的感覺也就是配置豐富,可在逸致的車里就顯得格外實用,舉家出行時既可以外接音源聽歌又可以為部分手機充電,有這么個配置還是很愜意的。
經過前兩頁的介紹,逸致的家用性已經不需要再做更多的詮釋了。而整體內飾的設計風格也和它的外形一般,有著很強烈的家居風,車內大量使用了淺色系的配色,也讓車里多了幾許溫馨感。
逸致的門把手很有個性,整體采用銀色裝飾,外形看起來也很像一把小突擊鉆。方向盤很粗壯,功能性一般,儀表盤中置后,方向盤后面的位置顯得有些突兀,如果能在這里設計個儲物格,應該會很實用。
最后再來介紹逸致的外觀,飽滿的前臉具有十足的家族特征,不過在設計上比較簡單,幾乎沒有什么特別吸引人目光的亮點,進氣格柵的兩根鍍鉻條和發動機蓋上的兩道棱線,勉強能讓前臉部分看起來不是那么平庸。
盡管這輛逸致為豪華多功能版,但前大燈卻依舊是鹵素大燈,逸致全系也僅有頂配車型才配備氙氣大燈。車頭的探點還是很實用的,配合車內中控臺下方的電子顯示,對于停車時防刮蹭有非常大的幫助。
逸致的車身整體還是以一種圓潤的線條呈現。側面看過去,它雖然沒有突出的棱角和動感的曲線,而且體積顯得也并不是很大,卻依舊能給人一種看上去很舒服的感覺。
車尾的部分和前臉到是呼應的很到位,都是沒有什么特別的設計亮點。找形容詞來形容的話可以概括為“簡單、樸實、飽滿”,只有尾燈燈組內的梅花狀LED燈看上去有那么一點特別,不過放在碩大的車尾上卻顯得是那么不起眼。
編輯點評:
正如文章開頭所訴,我個人比較喜歡MPV車型,因為我喜歡家的感覺。不過,我之前在實拍文章中也提到過,逸致的性價比在這個級別的車型中還稍微有點低。配置不夠豐富,價格也偏高。只有空間的部分讓人比較欣慰,卻也不是這個級別車型中佼佼者。所以還是那句話:逸致這款車在同級別車型里顯得的小眾,目前還只能處在期待有人慧眼識英的階段。(文、圖/汽車點評網 劉思北 攝影/祁子鑫、鄭昊)
[汽車點評網 測試]當你還沒有真正的去駕駛逸致,僅從外形上來看的話。就應該已經從心里放棄了“激情”這個詞,舒適恬靜才是它能帶給你的第一感覺。作為MPV車型更多的考慮還是家用,所以舒適性才是人們更看重的,開著車唱著歌帶著家人去游玩,這種氣氛不應該被“暴走”所影響。
實用性方面在前面的體驗文章已經有所介紹,逸致做的還算是讓人滿意。在駕駛方面,逸致自然無需挑戰激情,開著它時,也讓我們這些評測編輯變得也是那么的柔和。行駛在北京的環路上,面對身邊各種超車、并線企圖爭取更多時間趕著去做某件事的車輛。逸致都不會讓你有想參與到其中的沖動,甚至可以完全忽略它們的存在,你能感受到的還是閑庭信步、優哉游哉的在限速內勻速行駛。
逸致的溫柔性格不僅僅來源于它自身的定位,同時也和它的出身也有著一定的關系。逸致是基于卡羅拉的平臺。它們的發動機都采用了雙VVT-i和ACIS可變進氣技術。這臺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可達到103kW。峰值扭矩可達173Nm。
與其匹配的變速箱也是那臺CVT無級變速箱,其特點就是出奇的平順,將車輛溫柔的向前帶動,絕對能抑制你任何的瘋狂神經。同時它也為逸致提供了很好的舒適性和經濟性。
啟動發動機,逸致怠速時的聲音也很溫柔,雖然它的體積看起來要比卡羅拉大多了,可掛入D擋后,只要輕踩油門,你便會得到積極的響應,車身也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在轉向時逸致的方向盤輕盈之極,指向性也很好,回彈力度也適中,同時沒有過濾掉太多的路感。
在高速行駛下,逸致給你帶來的感覺很穩,可如果你試圖加速超車的話,深踩油門換回來的也僅僅是發動機所傳遞來的轟鳴聲。即便是你使用SPORT模式,也只能感覺到一點點速度的提升,絕不會有向前沖擊的感覺。所以還是放在D擋正常駕駛吧,至少ECO模式還可以幫你再節省點油耗。
加速測試:
相信沒誰會對一輛MPV的加速成績有所期待。何況1.8L的排量加上CVT變速箱這樣的組合也并不讓人有所期待。在CVT變速箱的保護下,踩住剎車轟油門,逸致以2000轉的速度起步,輪胎沒有出現打滑,平穩的動力輸出讓車身穩步前行,最終加速成績為11.4秒。
制動測試:
在制動過程中一致的剎車踏板踩上去的感覺有些偏軟,在日常駕駛的時候,會感覺到前段不明顯后段制動力加強。在測試時因為一腳將剎車踩到底,所以會感覺到制動力介入很明顯。
當初測試卡羅拉的時候,剎車成績還是讓很滿意的。而逸致因為體積較大的原因相比卡羅拉的制動成績略有不如,但是40.1米的制動距離也算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而且連續十次的剎車后,成績依然沒有超過42米。
繞樁測試:
逸致這種家用MPV主要看的還是舒適和安全。豐田的轉向還稍算精準,急速轉向時方向盤表現的只有輕飄飄的回彈力。繞樁時車頭的反映還算積極,但車尾的跟隨性則比較一般,繞樁不能做到首尾一致,幾次都是車尾撞倒的樁桶。
并線測試:
電子穩定系統的敏感性很高,稍微出現推頭或是側滑的情況便會出手干預。而底盤的安全系數也很高,即便是關閉了VSC系統在極限情況下也很少出現滑動的情況,至于對付轉向不足操作就相對簡單一些了,稍回方向,松油門就能及時補救。
總結:
忘掉兇猛的加速,忘掉極具運動的操控,忘掉與激情駕駛有關的所有事情。這是一款更適合你帶著全家人出游的車,它充滿著家居風。所以,還是想想舉家出游時不用多開一輛車,而可以合家歡樂的在一輛車中談笑風生。也可以想想當你工作忙的時候,你的妻子也可以輕松地開著這樣一款車去接送老人和孩子。總之,這款車是屬于你的家庭歡樂,而不是你一個人的開心。(文、圖/汽車點評網劉思北 攝影/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