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華泰新圣達菲 動力夠但細節需提升
發布時間:2017-03-28
鳳凰汽車·搶先試駕 從西藏回來之后,我就馬不停蹄的來到了長城腳下,參加了華泰新圣達菲的試駕體驗活動,不過略微遺憾的是,本次活動的體驗時間十分的短暫,大概只有半小時,而且由于體驗的路段均為長城附近的山路,而且在領隊車的帶領下全程僅使用1/2擋,時速均未超過50km/h,因此在諸多原因的限制下,本次的體驗可能并不全面,還望各位見諒。
那么還是按照老規矩,我們先從外觀聊起,在試駕講解會上,華泰也是對自己在車輛的設計上進行了十分詳盡的解讀,而且不少同行聊到這輛車時都運用了諸如時尚、都市這類的字眼,還有甚者覺得這個車凸顯了女性的骨感美,顯然這樣的觀點我實在是不能茍同。
其實就一輛車的外觀到底好不好看,這本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就我個人而言,這輛車的外觀設計還是有些缺乏和諧的美感,恰到好處的鍍鉻裝飾可以為車輛增加豪華感,而且在視覺上也能營造出更強的沖擊力,在這方面新圣達菲還有提升的空間。不過好在日行燈的嵌入還算合理,能夠幫助新圣達菲挽回一些顏面。
大燈中融入了日間行車燈,遠近光均采用了鹵素光源,同時內部也采用了熏黑處理,讓大燈看起來更加有神,也增加了不少車輛的氣勢。
尾部比起車頭顯然簡潔了許多,沒有了那么多不協調的鍍鉻裝飾,尾部還采用了雙側共雙出的排氣,并且為了營造氣勢排氣孔也特意做成了四邊形的樣式,很好的營造出了車輛的動感。不過黑色的尾裙位置過于靠上,同時霧燈也被嵌入其中,顯得視覺重心有些偏上,看起來穩重感略顯不足。
尾燈采用了分體的樣式,同時在光源上采用了鹵素和LED相結合的形式,內部還使用了多條的鍍鉻裝飾來描繪線條。
側面的棱線十分硬朗,尤其是側腰線,一直從前車燈延續到尾燈,不過下腰線的過度有些生硬,看起來并不舒展,不夠自然。
華泰新圣達菲還搭載了天窗,不過遺憾的是試駕車輛的天窗并不能完全打開,只能向上揚起,實用性有些欠佳。
輪轂采用了雙5幅設計,樣子很樸實而且看起來也比較得體,與之配合的是路航225/60R17的輪胎,在行駛時也并沒有帶來太多的噪音。
內飾方面,華泰新圣達菲采用了T型布局,在保證功能性的前提下也擁有不錯的美觀度,相比外觀設計要好了許多。
多媒體系統的界面比較友好,同時操作起來也相對比較流暢,不過系統內部的很多功能均需要擴展外部手機來實現。同時還配備有胎壓監測功能,并能顯示各個車輪此時的溫度。
儀表的設計相對比較簡潔,各項信息均一目了然,中央的圓形液晶儀表設計的也比較實用。
方向盤的手感中規中矩,不過按鍵的手感確實很差,不僅生澀而且十分不舒適,用起來感覺很廉價。
在空間體驗方面,身高178cm的體驗者調整至標準坐姿,頭部空間僅剩兩指,同樣的體驗者來到后排,頭部空間為4指,腿部空間為一拳,這樣的空間表現并不理想,但是也基本夠用。
車內的儲物空間相對較多,基本可以滿足大家日常的用車需求,無論是杯架還是儲物格位置設計的也較為合理。
在駕駛體驗方面,由于體驗的時間較短,因此感受可能并不全面。
華泰新圣達菲搭載了一臺來自上汽的1.5T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56馬力,峰值扭矩為215牛米,在實際的駕駛中,發動機的發力點會在2500轉之后,在這之后發動機會變得明顯的有力,不過有一點唐突沒有很好的顧及到平順性。與之匹配的是一臺6速手動變速器,檔位之間的切換也比較順暢,沒有過于生澀的情況發生。
華泰新圣達菲開起來相對需要一些時間適應,雖然廠家在大肆宣揚車輛的各種配件以及調教均出自國際大牌,但是實際的表現還是有很大差距,在動力響應、方向的回饋還有細節的把控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懸架給人以較強的支撐感,但在通過減速帶或者一些較差的石子路時還是會感覺到有不少的松散感,感覺底盤沒有那么強的整體性,因此在日后的生產中,在底盤的調校功力上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總的來說,新圣達菲應該相比之前的華泰車型還是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和主流品牌的差距還是存在的,如果進一步提高品控的能力,完善各處細節,相信也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