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用實力說話 奔馳C260 L運動型試駕
發布時間:2017-03-01
當人們還在對“汽車發明者再次發明汽車”這句奔馳全新S級霸氣側漏的廣告詞交口稱贊時,奔馳全新C級的上市則再一次為這樣一個跨越百年的傳奇品牌帶來全新生機。被戲說成“小S”并不是因為它與娛樂圈有多么緊密的關系,而是這性感的身形和與老大哥S級非常相近的新家族風格讓它擁有與那位著名主持人一樣令人欲罷不能的吸引力。美貌之下,皮囊之下,它的實力是否真的能夠襯得起這一語雙關的“小S”美名呢?
外觀部分:
所謂“小S”,無非就是各位看官給眼前的奔馳全新C級的愛稱罷了。這里說的“小S”是因為全新C級整體風格實在與大師兄全新S級有太多相似之處,對于全新C級好處多多,定位更高檔,設計走在時代前沿,與上一代產品差別非常大,從內到外引領時代潮流。所以有“大S”的輔佐,它的逆襲之路似乎從一開始就一馬平川,無可阻擋。
奔馳對于中國市場的了解越來越透徹,從眼前這款奔馳全新C 260 L運動型就能清晰看到。品牌不再用細節的配置來引導消費者的購買方向,而是通過兩套不同的外觀設計讓觀者從感性方面求同存異。配置一樣的狀況下,筆者更喜歡眼前的運動型,它更年輕、更有活力,但同樣也擁有奔馳始終堅持的從容跟奢華氣質。
產品名稱 | C 260 L 運動型 2015款 | 328Li 豪華設計套裝 2015款 |
品牌 | 北京奔馳 | 華晨寶馬 |
廠商指導價(萬元) | 47.9 | 46.48 |
長(mm) | 4783 | 4734 |
寬(mm) | 1810 | 1811 |
高(mm) | 1442 | 1455 |
軸距(mm) | 2920 | 2920 |
●代表有此項 ○代表選裝 -代表無此項 | ||
制表:網上車市(www.cheshi.com) |
如果非要跟主持人“小S”扯上點關系的話,奔馳全系C級與她也有很多共通的地方。首先在設計方面,新車前后燈組設計極致魅惑,舒展突出的輪廓展現出曲線美:鍍鉻前擾流板配合鱗片一般的下進氣格柵造型,像是一條漫不經心的食人魚緊盯獵物,伺機滅之;C 260 L運動型獨享的18寸AMG輪轂外全是男生的菜,性感得張牙舞爪,引發無盡征服欲,它非常懂得如何能撩起觀者們的興趣。它與主持人“小S”性感、毒舌、霸氣、睿智等四個風格核心關鍵詞都十分貼合。唯一不太協調的就是身長的部分,2920mm的長軸距讓它擁有了與直接競品寶馬3系長軸距叫板的硬實力,而身形卻似乎略顯得奇怪了一些,當然,也不是每個人對于極致的美都這么苛求。
尾部翹臀的設計不算奔馳全新C級的特權,作為運動型車款這樣的設計在如今的汽車市場上比比皆是。新C的短尾設計配合運動型后保險杠兩側散熱孔,很有點性能車的感覺,也算是給俗套中脫俗吧。不過要提醒的是,散熱孔依舊是不透氣的,好看就是這么任性。
內飾做工部分:
看完來外觀,是不是已經被全新C級260 L運動版美了個昏天黑地?這才是開始。內飾部分新車很巧妙的將S級的精髓融會貫通。換代更新的設計處處驚艷,從造型到用料,從里到外車型將檔次感體現的淋漓盡致,將豪華品牌中級車價值高度提升了一大步。
立體設計的內飾風格讓每一個區域都擁有各自不同的性格跟靈魂,而融合在一起卻依舊能呈現出非常協調的奔馳式奢華理念。做工部分裸木飾板的使用考究中略帶隨性,引人觸碰,同時ARTICO皮革、鍍鉻裝飾的點綴以滿滿誠意跟出色質感呈現出每一處細節。手感令人流連忘返,越級表現好感度爆棚。
氛圍燈肯定是必須有的,不過品牌已經不止將豪華的視角盯在現有的東西。從全新S級直接移植過來的車載香氛系統出現在副駕駛前方的手套箱內,通過直接介入空調系統的做法,將DOWNTOWNMOOD(都市風情)、NIGHTLIFEMOOD(絢爛之夜)、FREESIDEMOOD(自在心境)和SPORTSMOOD(運動激情)等四款量身定制的香氛融入空氣,帶到嗅覺終端,奢華香氣蔓延車內每一個角落。要知道2009年柏林,邁巴赫首次引入香氛系統,第二款使用的車款是奔馳新S級,第三款就是全新C級。
方向盤部分全新更新,全新的樣式相較前作可謂是優雅了很多。摒棄了突出的棱棱角角,曲線柔和舒展。作為全系的頂配車型,功能肯定是非常齊全的,電控調節角度、多功能按鍵區、定速巡航、換擋撥片等都悉數亮相。皮質包裹的手感很好,環圈的人體工程學設計業是十分貼合手型。
科技配置部分:
儀表的部分全新C級別相對傳統,采用表盤指針配合中央顯示屏的炮筒式主流設計。中央全彩屏幕功能得到全面提升,清晰度跟色彩還原度進步明顯,同時全面性跟易用度也得到了很好呈現。ECO顯示首次加入奔馳C級,界面針對性進一步被優化。
安全性配置方面,全新奔馳C 260 L配備有交通標示輔助、碰撞預防輔助、盲點輔助、道路偏離警告、并線輔助等電子主動安全功能。根據功能不同,輔助系統各自擁有不同的警示方式,配合中央屏幕具象化表達,更容易被駕駛者發現跟識別。
全新的COMAND操作系統是新車另一個明顯進化的地方,界面設計采用動畫樣式,展現方式更加生動想象,顯示效果也是異常的鮮艷清晰。頂配車型獨享8.4寸屏幕,尺寸要比iPad Mini還要大上一號。
屏幕無法觸控操作,全新設計的控制區此刻派上用場。上層為觸摸控制區域,多點觸控面板可實現功能切換跟文字輸入。遺憾的是,觸控板面積較小,敏感度一般,導致手寫識別率不高。功能方面觸控區跟傳統控制區基本一致,功能重復率高,觸控板略感有些雞肋。不過不用擔心,觸控板只識別點觸,大面積的接觸跟不經意的碰到不會輕易產生誤操作。
車載互聯系統首次加入COMAND中,迎合時代潮流,在Gbook、安吉星大行其道現在,奔馳再不跟上步伐就落伍了。系統擁有獨立呼叫中心,支持遠程訊息查詢,技術支持跟道路救援等功能,涉及方面全面,到達行業平均水平。
特別要提到的是,此次換代的奔馳全新C級車全系標配自動泊車系統,這樣的做法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以奔馳近兩年針對車系車款配置方面全面升級的思想大方向來看,這樣慷慨的行為就是在體現產品在科技感跟性價比方面的優勢。編者妄言的大膽預測,品牌很有可能是要把“自動泊車”全產業鏈普及。
空間部分:
空間方面也是全新C級的重頭戲,不過在看空間前,新車的座椅也值得端詳一番。C 260 L身為頂配車型獨享座椅記憶功能,主駕駛席包括頭枕跟腿墊都為電動調節,同時擁有前排三檔加熱功能。遺憾的是剛剛才全系“自動泊車”,現在卻缺省座椅通風,這樣的價格還是頂配款,理應是要有的,這樣做是不是有些顧此失彼呢?要知道很多司機停車根本就用不到雷達的好么?
空間方面由于車頂線弧度跟軸距的增加,車型前排頭部跟后排腿部兩處的空間表現不錯。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間,逼近兩拳的余量翹腿完全不成問題。生于憂患,后排頭部空間基本沒有,中排地板高得嚇人,測試者身高176cm,不算大高個就已經這么尷尬了,顛簸就磕頭,這后排是給上下身3/7特殊比例的超長腿歐巴們準備的么?
儲物空間方面前排扶手箱內容積十分可觀,內有絨布內襯,雙USB接口、SD卡卡槽以及細部儲物格都度量很大且功能豐富。
后排空間有些尷尬,但不妨礙車型在人性化設計方面發光發熱。儲物空間、杯架一個都不能少,遮陽簾也是左、右、后都有,兩側開窗狀況下也可以掛上簾幕。后排出風口下側的功能區十分強大,點煙器、車載電源、USB充電口整合在一起,基本上滿足了后排乘客全部的用電需要(USB只能充電,無法識別讀取數據)。
車型行李艙的空間并不是十分大,但延展性很好。后排擁有4/2/4靈活比例放倒(放倒方式有點反人類),防爆胎的使用給地板下提供了一個很大的空間,這點奔馳進步很明顯,不過空間規整性并不好,如果能合理分區的話,實用性還會更高。
全景天窗似乎并不是豪華中級車業界所看重的方面,奔馳C級則是將這一方面進行了補強。C 260 L前后天窗透光面積都很大,前半部分可以開閉,相較于直接競爭對手們可謂是搶占了先機。
試駕部分:
產品名稱 | C 260 L 運動型 2015款 | 328Li 豪華設計套裝 2015款 | 40TFSI DCT quattro 運動型 2013款 | 2.0T 豪華運動版 2015款 |
品牌 | 北京奔馳 | 華晨寶馬 | 一汽奧迪 | 東風英菲尼迪 |
發動機型號 | - | N20B20 | EA888 | - |
排量(ml) | 1991 | 1997 | 1984 | 1991 |
氣缸數 | 4 | 4 | 4 | 4 |
氣缸排列形式 | 直列 | 直列 | 直列 | 直列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發動機特有技術 | - | Double-VANOS/Valvetronic | AVS | - |
最大功率(kw) | 155 | 180 | 155 | 155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5500 | 5000-6500 | 4300-6000 | 5500 |
最大扭矩(n.m) | 350 | 350 | 350 | 35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200-4000 | 1250-4800 | 1500-4200 | 1250-3500 |
變速器形式 | 7速手自一體 | 8速手自一體 | 7速雙離合 | 7速手自一體 |
●代表有此項 ○代表選裝 -代表無此項 | ||||
制表:網上車市(www.cheshi.com) |
動力方面,奔馳C 260 L搭載M274系列2.0T引擎的高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55kW/5500rpm,峰值扭矩來到350N.m/1200-4000rpm,參數表現略低于328Li,與奧迪A4L 40 TFSI完全相同。全新上市的英菲尼迪Q50L搭載的也是這款引擎,調教略有不同。
與2.0T引擎配合出現的依舊是這臺熟悉的老伙伴——7G-TRONIC PLUS 7擋手自一體變速箱。相較寶馬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眼前的7AT不論從各個方面的表現都不占優勢。不過經歷時間考驗的它變速箱換擋動作依舊迅猛,擋位銜接緊密,跳4擋位應對急加速,不先進也不會出亂子,可靠度角度來看這“老”未必是件壞事。
1220rpm很低的渦輪接入點讓動力才一開始就能很聽話的施展出來,相較上一代車型而言,新C的油門響應快了一些,但也不至于到激進,起步時“微肉”的小尷尬消失殆盡。發動機跟變速箱的匹配做得很有默契,動力輸出也是一貫的不緊不慢,肯定談不上激情四射,但也沒有出現內力不足的情況。性情相對溫和,風格跟“運動型”的外觀不太大調。
全新C級懸架部分還是偏向舒適性更多,在輕微的轉向并線動作時,懸架初段的設定有些忽忽悠悠的感覺,路震動顛簸過濾的很好,但也失去了路感,駕駛樂趣有限。面對相對激烈的彎道駕駛時,懸架后段的韌性被激發,車身循跡性很好,支撐性幫助車身保持優雅的姿態,頂部是能讓這樣一個優雅的“S”失態。所以若是路遇強敵,奔馳全新C級也是不會認慫的。
AGILITY CONTROL敏捷操控選擇設置為C 260 L提供了5種駕駛模式,它們分別為“節能、舒適、運動、運動+、自定義設置”,發動機動力輸出、變速箱邏輯跟電子助力轉向的介入力度都會根據駕駛模式的不同進行適應性調節。筆者很討厭那類這種駕駛模式之間變來變去沒啥區別的系統,還好全新C級模式之間的差異化還是很明顯的。如果您覺得自己更懂自己要什么的話,大可挑戰自定義設定駕駛模式,不過實在玩不轉也別勉強,可別跟自己寶貝過不去。
編者結語:
到此,筆者對“小S”的領略是否如您預期呢?可能您會說:“它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面面俱到!”確實如此,奔馳車向消費者傳達的是一種淡然的大將之風,外觀內飾漂亮的令人無從質疑,配置表現也有很明顯的亮點跟優勢,而動力方面并不是十分的出彩,空間表現也有自己的弱勢,它可能不是最全面的,但它用驚艷設計跟沉穩態度營造出的貴族氣場卻是競品中無法尋覓到的。可能這就是奔馳車獨特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