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觀致3 GT 1.6T 浪漫之旅第一步
發(fā)布時間:2017-03-28
鳳凰汽車?搶先試駕 曾經(jīng),駕駛著一輛汽車去享受長距離的旅行,在意大利語中被稱作「Gran Turismo」(簡稱「GT」),中文可以翻譯為「浪漫之旅」。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如今的「GT」則更多的被賦予了「性能」的含義。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不變的是,那些選擇「GT」的人對于「生活方式」的執(zhí)著。擁有一輛「GT」,是一種個性的彰顯,也是態(tài)度的體現(xiàn)。
對于觀致3 GT來說,它雖然沒有大到驚人的馬力,但從其他方面,依然能夠讓人感覺到,選擇它,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它名字中的GT,更多的是浪漫之旅的象征,這也是GT一詞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所邁出的第一步。
觀致是一個年輕的品牌,成立于2011年,是奇瑞汽車有限公司與以色列集團按照50:50投資成立的獨立合資汽車企業(yè),英文名稱「Qoros」。
目前看來,觀致還屬于一個比較小眾的品牌,選擇這個品牌的人,相信是一些比較特立獨行的人。
關于觀致3 GT,不如先從它的造型說起吧。
觀致3車系下目前擁有4款車型,分別是觀致3三廂版,觀致3 五門版(兩廂版),觀致3都市SUV和觀致3 GT。
前兩種車型,三廂版和兩廂版,屬于很常見的車型,后兩種車型則少見一些。簡單粗暴的解釋一下,觀致3都市SUV屬于觀致3五門版的加高版,而觀致3 GT則屬于觀致3三廂版的加高版。
加高(滿載時離地間隙為170毫米),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通過性更好了,對于城市之外的那些道路,應付起來更加得心應手。這對于那些生活在城市的鋼筋混凝土中,卻向往城市之外的山水藍天的人來說,必不可少。
加高只是它的最顯著特征,其實說跨界則更加準確形象。因為除了加高,觀致3 GT還有很多其他的細節(jié)改動,用以彰顯GT的身份。
整體來看,觀致3 GT相比于觀致3三廂版,在車的四周加了一圈黑色包圍,瞬間打造出一番越野的感覺,而且,黑色和橙色的車身形成撞色搭配,既運動又時尚。
橙色的車漆官方將之命名為「火山橙」,其靈感來自于被稱作「歐洲最危險的火山」的維蘇威火山的巖漿,而且,設計師刻意調低了觀致3 GT身上的橙色的飽和度和明度,避免給人一種輕浮的感覺。
與火山橙車身形成撞色的,還有后視鏡的顏色。此外,車頭和車尾分別配備了銀色下護板,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也讓其跨界風更加濃郁。
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有進氣格柵上的「GT」標識,可以讓人從很遠處就能輕松識別出這輛GT車型的身份。
在車側硬朗的腰線下,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碩大的「GT」字樣,同樣使用的是黑色。車輪則選自馬牌,尺寸規(guī)格為215/55 R18,18英寸的輪圈在觀致3 GT上是標配,五角星樣式的雙色輪圈也非常漂亮。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后車窗頗有幾分神似寶馬的「霍夫邁斯特拐角」。
車窗的高度占據(jù)了車側高度的約1/3,不僅接近黃金分割比,具有美觀性,而且較小的車窗面積也突出了運動性。
車尾的小尾翼則算是其GT身份另一象征,同樣是黑色涂裝,不過,對于觀致3 GT來說,這個小尾翼的裝飾性作用更大一些。
車尾的兩個粗壯的排氣管給人以力量感,而且,雙邊單出的排氣布局對于發(fā)動機性能的改善也有所幫助。
總的來說,觀致3 GT通過外觀多處細節(jié)的升級改變,凸顯出其與眾不同的身份。同樣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內飾。
觀致3 GT的內飾造型延續(xù)了前作的設計,并沒有什么大的改變。不過為了凸顯其GT車型的身份,倒是在內飾進行了一些點綴。
中控臺的副駕駛側,在銀色裝飾條上,增加了「GT」字樣,視覺效果不錯,坐在車內也能感受到一絲運動感。
座椅的材質使用的是織物,黑灰的配色既運動,又有高級感,而且,看上去還有一種日范兒的感覺。不過,最重要的是,座椅上印有「GT」字樣。
不僅僅是前排座椅,連后排座椅上也印有「GT」字樣。另外,后排座椅還支持按照4/6比例放倒,放倒后,很大程度上擴展了后備廂空間。關于后備廂的開啟方式,除了使用鑰匙之外,只能從車內開啟,長按后備廂開啟按鈕約3-4秒后開啟,使用起來略有不方便。
另外,后排地板的中間凸起有些高,影響了后排中間乘客的乘坐舒適性。
中控屏則搭載了觀致旗下的「觀致逸云3.0」系統(tǒng),此系統(tǒng)采用雙指滑動的人機交互方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行車安全性。除了支持導航,收音機以及一些基本車輛設置之外,與手機互聯(lián)還可實現(xiàn)更多其他功能,比如車輛監(jiān)控,添加好友甚至實時位置共享等。
比如說,當我早上忘記昨晚把車停在哪里的時候,我完全而已按照觀致逸云APP里的車輛定位找到這輛觀致3 GT,對了,APP內還可以規(guī)劃步行的路線呢,簡直貼心。
走了5分鐘,終于按照地圖找到了觀致3 GT,打開車門,剛一坐進去,我瞬間察覺到了這輛車的性格。雖然這輛車加高了車身,但是它的座椅卻設定在了一個較低的位置,這是我喜歡的位置,也是一般注重運動的車型通常的設置。
我喜歡把座椅靠背調的直一點,旋轉式的調整靠背的方式稍有不便。多功能方向盤支持手動上下+前后調節(jié),這很好,配合座椅可以讓我調整到一個非常合適的駕駛姿勢。對了,平底的方向盤不僅看上去很運動,還比一般的方向盤粗一些,握起來很有感覺。
我啟動了發(fā)動機,這輛觀致3 GT支持一鍵啟動,按鈕在擋把兒的后面,我找了一下才找到。
觀致3 GT基于觀致3平臺打造,搭載了一臺1.6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115千瓦(156馬力),峰值扭矩為230牛米,相比于觀致3其他車型,扭矩增大了20牛米。
變速器則匹配了6速手動變速器和6速雙離合變速器,本次試駕車型配備的是6速雙離合變速器,該變速器來自格特拉克,并增加了S擋運動模式。
起步之后,油門很線性,隨著車速慢慢提升,擋位也在不斷上升,換擋過程非常平順,換擋時機相比于一般注重經(jīng)濟性的車而言要靠后一些,一般會在2000轉/分多一點的時候進行換擋。
對了,對于雙離合變速器還有一項比較重要的檢驗,就是在擁堵路段下的換擋表現(xiàn),遺憾的是我并沒有遇到非常擁堵的情況,觀致3 GT的雙離合變速器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還需要后續(xù)驗證。
簡單的拐過幾個彎兒之后,我發(fā)現(xiàn)方向盤不僅造型和握感運動,轉向手感也比較運動,阻尼感恰到好處。
來到車少路寬的道路之后,只要你愿意,可以多深踩一些油門來提速,這種情況下,前幾個擋位甚至會在發(fā)動機轉速超過5000轉/分的時候才選擇換擋。而且,隨著發(fā)動機的轉速提升,渦輪介入的時候也并不突兀。
另外一種需要深踩油門的情況就是超車了,我試了一下,降擋的速度還算快,整個超車過程也算痛快,唯一美中不足,是懸架的調校并沒有像這輛車的其他方面那樣的運動,超車時,隨著方向盤的轉動,我會感覺到車身的動態(tài)略有一點滯后。
不過,在加速和減速的過程中,車身的俯仰狀態(tài)控制的很好,減速時,剎車的表現(xiàn)也很線性。
觀致3 GT的6速雙離合變速器還加入了S擋運動模式,D擋狀態(tài)下,向右撥動擋把兒之后,便進入了運動模式,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發(fā)動機的轉速更高了一些,換擋時機也更靠后一些,而且,油門也會比之前更加靈敏。
運動模式下,如果在前后撥動擋把兒,便進入了手動模式,這樣可以對車輛采取更多的控制,也是一種樂趣,換擋方式采用的是前加后減。
在駕駛這輛觀致3 GT的過程中,只有在提速或者運動模式的時候,由于發(fā)動機的轉速較高,導致一些噪音會傳入駕駛室。其他情況下,車輛的噪音控制得不錯。
觀致3 GT的駕駛感受確實很運動,但距離真正意義上的GT性能車還很遠。不過,如果把觀致3 GT作為一種態(tài)度的體現(xiàn),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它確實夠格。開著它,邁出你的浪漫之旅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