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江鈴馭勝S350 2.0T 拓展城市用戶
發布時間:2017-03-28
鳳凰汽車·搶先試駕 買車就買SUV,相信不少人在選購愛車時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想法。正因如此,才讓SUV市場在這幾年來迅速擴張。究其理由,SUV氣派、寬敞、實用性高是主要原因,雖然也有不少人會覺得SUV能越野,但目前主流市場中的SUV更多的還是城市屬性,雖然配備了簡單的四驅系統,能夠應付一定的非鋪裝路面,但距離越野還是有很大距離。
江鈴馭勝S350從面世至今也經歷了不少年頭,硬派的造型、與普拉多頗有淵源的底盤都讓其具備了不少名副其實的野性。或許正是其過于野性的設計和主打柴油動力的策略,在市場上一直處于相對小眾的范疇。此次江鈴汽車帶來了新款馭勝S350,為了迎合更多主流用戶的喜好而進行了許多改變。
高大威猛是馭勝S350給人的第一印象,新款車型雖然延續了這一特色,但在前臉的設計上一改之前方正硬朗的風格,引入了大量過渡更為緩和的曲線,感覺更容易親近。同時減少了上格柵的面積,“大嘴”式的網格狀下格柵也是時下眾多車型所鐘愛的元素。
車側及車尾基本保留了現款車型的設計,2750毫米的軸距保證了充足的車內空間,225毫米的最小離地間隙也可以有效提高通過能力。唯一的變化體現在尾燈,其內部構造有細微變化,同樣是為了弱化硬派的感觀。
或許有人覺得作為一款被稱為全新的車型,只是簡單的“換臉”不夠誠意,那么當看到煥然一新的內飾時,這樣的想法也就隨之消失了。在儀表臺上沿增添了仿碳纖維材質的裝飾條,并向兩側延展至前后車門,營造了環抱式的視覺效果。此外,新增的黑棕搭配的內飾配色,也是如今眾多車型想要營造豪華氛圍的最佳方案。
全新的中控臺使用銀色飾條將多媒體及空調控制區劃分開來。多媒體區域的按鍵大幅精簡,看上去舒服多了。此外,兩側空調出風口、方向盤、手剎以及部分按鍵的設計都有所變化,簡而言之就是更美觀、更精致了,用起來也更順手了。
配置方面,新車增加了自動大燈和自動雨刷,為日常行車提供了更多便利。自動空調、手機互聯以及360°全景影像系統的引入也讓這臺硬派SUV向主流更近一步,如果多媒體系統的界面能更精致些就更好了。
新車在空間方面與現款車型保持一致,將依然提供5座及7座車型可供選擇。柔軟的座椅坐上去很舒服,不過在試駕途中跟同行的友人交流,都感覺馭勝S350對駕駛者的照顧還不夠到位。駕駛席的座椅即使調至最低,依然感覺坐姿偏高,方向盤僅提供上下調節且幅度不大,在保證腿部的舒適和雙手夠到方向盤這兩方面只能滿足其一。此外,前排安全帶的高度不提供調節,這在如今的主流車型上也非常罕見。安全帶的預緊設定過于靈敏,行車時想稍松一下安全帶去拿手套箱里的東西也非常困難。
江鈴新款馭勝S350依然提供了搭載汽油動力的車型,但棄用了之前搭載的三菱4G63T發動機,取而代之的是源自福特的2.0升GTDi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51千瓦,最大扭矩可達到325牛米,在高性能、高燃效、高環保等方面也有了更好的平衡。
即使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車輛在滿載情況下行駛依然不會感到吃力。只是從實際體驗來看,發動機的動力爆發主要集中在2000-4000轉每分的轉速區間,總感覺動力來得稍稍晚了一些,如果動力爆發的轉速能再下探一些,就更理想了。
來自ZF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器并不陌生,在換擋速度、平順性等方面的表現已非常成熟,與這臺2.0GTDi發動機的匹配也比較得體,一般狀況下行駛感覺夠平順、夠舒適。只是有時感覺變速器還不夠聰明,例如在多彎且坡度變化密集的山區路段,特別是需要超車時,如果迅速深踩油門,變速器的降擋動作有些過于遲疑,在完成超車后收油,又常常需要維持高轉速一段時間才升擋恢復正常行駛。不過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切入手動換擋模式,即使在山區駕駛也會更加隨心。
馭勝S350的底盤與普拉多頗有淵源,前雙橫臂與后整體橋的懸掛組合、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底盤設計“二縱八橫”共十根大梁讓它更加堅固,也更適合經受復雜的鋪裝路面的考驗。此外,兩驅及四驅的高配車型都裝備了伊頓機械式差速鎖,自動感應打滑、自動鎖止/解鎖,當左右輪速差達到100轉/分時100%鎖止后橋,增強車輛的脫困能力。不過先期僅推出兩驅(后輪驅動)的車型,四驅車型的推出要更晚一些。
發動機在噪聲及振動方面的控制非常令人滿意,即便在高轉速運轉時也不會讓人感覺狂躁。新車在隔音方面的處理也比較到位,在鋪裝路面行駛,座艙內的靜謐性表現比較出色,甚至比一些轎車更為出色,這一點還真是超出了預期,值得肯定。
試駕總結:
江鈴新款馭勝S350在外形及內飾的設計上更時尚、更具親和力了,配置上也緊跟潮流,新的2.0GTDi汽油發動機在動力及經濟性等方面有了更好的平衡,也為進入更多一線城市鋪平了道路。讓這樣一臺硬派SUV擁有更多都市屬性,是為了充分挖掘其潛力,讓這臺車能夠迎合更多用戶的喜好。但車輛在人性化設計、硬件可靠性方面的表現同樣是主機廠不容忽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