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東風風神AX5 這臺新潮SUV配置超贊
發布時間:2017-03-28
鳳凰汽車·搶先試駕 SUV無疑是諸多主流汽車廠商的必爭之地,其中入門級別SUV所受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東風風神同樣如此。早先東風風神在轎車市場已頗有建樹,在多個級別的轎車細分市場都有頗受歡迎的車型,較早推出了跨界風格轎車的做法也很有獨特見解。
東風風神在去年年底推出了首款小型SUV——AX3,但偏小的尺寸、不夠精致的內飾以及平平的行駛能力,在實用性和品質感的方面都不算出色,市場表現也不夠理想。如今東風風神帶來了全新的入門緊湊級SUV——AX5,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早在今年4月份的北京車展上,東風風神AX5就已首次亮相,成熟的外觀設計絲毫不遜色于合資品牌。風神AX5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很大,這也是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風神AX5的長寬高分別為4501×1806×1650毫米,軸距達到了2630毫米,它的推出于同門AX7分別占據了緊湊級SUV的低與高兩個細分市場。
頗具辨識度的前臉直接表明了其風神SUV的身份,犀利的前大燈、大量的鍍鉻裝飾、略顯夸張的下格柵以及立式的LED日間行車燈,清晰地表露出其運動化的性格。發動機蓋中央隆起的造型、保險杠兩側富有立體感的處理,讓車頭看上去更具張力、更有力量感。
車側的輪廓很飽滿,前后協調的比例也很有美感。向后小幅下壓的車窗線條、突出的輪拱以及很有肌肉感的高腰線等設計,讓風神AX5即使停在那里,也有一絲蓄勢待發的運動感。這次拿到的測試車輛已經在車窗上沿安裝了雨擋,即使在雨天也能夠稍稍開啟車窗通風換氣,很實用,不知在實際量產車型上是否提供。
車尾同樣延續了飽滿的輪廓,感覺很扎實、很穩健。尾廂蓋中央隆起的線條和鍍鉻裝飾,看起來既精致又多了幾分動感。分體式設計的尾燈讓車尾看上去更寬大,光導式LED示寬燈以及LED剎車燈不僅美觀,警示效果也很出色。整體來看,風神AX5的造型雖然算不上驚艷,但也足夠吸引年輕人的目光。
來到車內,黑色內飾是典型的運動風格,環抱式的儀表臺采用了大面積的柔性材質覆蓋,大量鍍鉻裝飾條的點綴避免了視覺上的平淡,也更好地擺脫了之前AX3的廉價感。中控臺的設計很有層次感,清晰地將各個控制區劃分開,頂置的獨立液晶屏不僅觀看方便,也顯得更有檔次。
雙環式四表盤的儀表設計比較常規,儀表中央提供的3.5英寸彩色液晶屏倒是很出彩,不僅提供了常規的里程、油耗、保養提示等行車信息,還能夠在導航時顯示線路引導信息,在同級別車型中算是很全面的了。
多媒體系統在功能上非常全面。常用的功能保留了實體按鍵便于操作,收音機、音視頻播放、GPS導航、藍牙電話等自然不會遺漏,集成的用戶手冊便于用戶快速了解車輛的功能,畢竟現在有幾個人在買車之后會翻閱那本厚厚的說明書呢?
風神AX5集成了WindLink車載智能互聯系統,包含有在線娛樂、信息咨詢、手機互聯、手機應用、語音識別、遠程控制等9大系統29項服務,讓我們能享受到很多高檔車型上才能享受到的科技配置和人文關懷,高配置與好服務“軟硬兼施”的方案,也是目前作為用戶更希望得到的結果。
在安全配置方面也有很多亮點,風神AX5全系標配了博世9.1版本的ESP車身穩定系統、HHC坡道起步輔助系統、倒車雷達以及倒車影像。此外,無鑰匙進入與一鍵啟動系統、直接式胎壓監測、360度全景影像、行車記錄儀、盲區監測等的引入,能更好地讓車輛避免不必要的危險。
空調控制區的設計顯得有些簡單,與諸多領先的多媒體、安全配置相比,即使在高配車型上也只提供電控式手動空調的做法,不得不說感覺有點“寒酸”。不過聽音樂、用藍牙電話、設置導航、控制空調等操作都能通過語音控制來完成,也算多少挽回了些心理上的落差。
期待的全景天窗并沒有出現在風神AX5上,但前后閱讀燈都采用了LED光源倒是有些意外。車窗控制方面,全系車型都是四門電動車窗,其中,中低配車型在主駕駛席提供了一鍵升降(帶防夾)功能,高配車型則是四門一鍵升降(帶防夾)的配備。
作為一款實用性很強的小型SUV,風神AX5在儲物空間方面也很出色。主駕區、副駕區、后排及行李廂分別設置了如中控中部儲物盒、行李廂儲物盒、前排副駕下鞋盒等,共22項人性化置物空間為日常出行提供了更好地便利。
從第一眼看到風神AX5,就對車內空間有了更多期待,坐進車內也并沒有讓我們失望。前后排的頭頂空間都比較寬敞,前排保證乘坐合適的同時,后排依然有足夠的腿部空間,至少不憋屈。后排中央位置的地板突起并不明顯,不過后排中間坐墊略高而且偏硬,而且沒有獨立甚至連非獨立的頭枕也沒有,略尷尬的坐姿還得硬挺著脖子,真是挺累的,這個位置能不坐還是不坐為妙。
后排座椅可按4/6比例拆分放倒應該是SUV必備的技能,風神AX5在將后排坐墊向前翻折后,座椅靠背能夠徹底放倒與行李廂形成一個平面,空間擴展能力很出色,裝載大件物品不在話下。
東風風神AX5搭載了一臺1.4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03千瓦/轉每分,在1800-4500轉每分的轉速下都能輸出196牛米的峰值扭矩,與2.0升自然吸氣式發動機的性能相當,而燃油經濟性方面更為理想。
這臺1.4T發動機的調校比較保守,顯然是在性能與燃油經濟性方面有所平衡,更向日常的實用性方面傾斜。平時代步在城市里游走,并不需要過深踩踏油門,即使4人搭乘,起步加速也并不吃力。
傳動方面,匹配的是德國格特拉克生產的6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換擋速度還是比較迅速的,換擋后動力接合比較緩和,更注重舒適性的設定甚至有點駕駛AT車輛的感覺,這也是在動力性能方面的妥協。畢竟作為家用車,與體現在賬面上的數字相比,還是平時開著、坐車舒服更重要。
渦輪在發動機運轉在較低轉速下時就已啟動,在想加速時深踩油門并不會感到太明顯的遲滯,變速器對駕駛者意圖的把握比較到位,降擋不猶豫、動力該來就會來但又不會感覺太突兀,就算是擁堵路段跟車也會感覺挺好開的。不過受性能所限,高速時超車稍微有點吃力。
發動機的噪聲和震動的控制比預期要好,車輛的隔音效果同樣高于預期。行駛中風噪和胎噪并不十分明顯,發動機高轉速運轉時的聲響,也不會對車內乘客的交談帶來過多干擾,這一點就比不少小排量增壓車型更具優勢。
底盤采用的是常見的前麥弗遜式獨立與后扭力梁式半獨立的懸掛組合,不過也有其獨到之處。半連孔橡膠襯套設計更好地兼顧了靜音和操控,貫穿式扭桿的設定也有效地降低了應力集中,穩定性和操控表現更好。
這次開了不少山路,上坡時對動力的需求更多,如果有運動模式,把升擋時機調整至更高轉速再好不過,不過這臺變速器只提供了ECO節能模式和雪地模式,并沒有提供更常用的運動模式,不知是出于何種考慮。好在有手動換擋模式,也算是一種彌補吧。
轉向系統的設定也不會像很多自主車型那般簡單和生硬,配合底盤偏重運動化的調校,跑山路過彎對車身側傾的抑制能力更好,獲得了不錯的駕控感。不過這件事兒也是有利有弊,為營造更好駕控感而讓懸掛偏硬朗的設定,在一些顛簸路面帶來了一定的彈跳感,坐久了可能就有些不舒服了。
試駕總結:
東風風神AX5在造型上借鑒了不少成功車型的元素,但綜合運用在車身時在融合和過渡上也下足了功夫,看上去時尚、運動、美觀、協調,雖然算不上驚艷,但顏值也足以吸引它所面向的年輕群體。內飾感覺很舒服,娛樂和安全方面的配置也足夠高,同級別車型中目前還鮮有對手。
寬敞又靈活的內部空間是SUV必備的要素,這方面比同門的AX3進步了太多。動力雖不算強勁但足夠用,更好地兼顧舒適和燃油經濟性,更適合居家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