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軸距近3米的大眾ID.6 X !這個“家伙”不只大那么簡單!
發布時間:2021-06-26
繼大眾ID.4 X上市后,僅3個月時間,上汽大眾再次發力。在前不久,又以23.9888~33.5888萬的價格發布了,上汽大眾MEB純電平臺的第二款車型ID.6 X。這一次也是有幸收到邀請,親自來試駕ID.6 X。
在試駕前,其實我也和很多人一樣,一度認為大眾ID.6 X無非就是ID.4 X的拉長加大版。但當我拿到這輛,7座版的2021款極致長續航 ID.6 X的時候,真正的體驗才正式開始。
首先從外觀來看,大眾最新的光語律動設計,讓人一眼就能認出這是ID.6 X。有人說,這不是和ID.4一樣么?當然不是,你沒發現“兩道杠”的燈帶更有辨識度么?此外,更大尺寸的IQ.Light LED矩陣式的智能大燈,以及更為復雜的燈腔內部設計,也讓ID.6 X的燈語更為靈動。
封閉式的前格柵也是首次采用了參數化設計,搭配點陣式的鍍鉻蜂窩造型,讓ID.6 X的前臉既充滿了力量感,又非常符合純電新能源車型的科技感。
值得一提的是,ID.6 X的車門把手,有別于其他新能源純電車型。不僅具備智能電動車該有的輕觸開門而帶來的科技感,而且在緊急情況下,同樣還具備傳統機械外拉式的開門功能。不難看出,傳統的車企在造車的時候,還是考慮非常細致的。
其實,對于外觀來說,一直都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就一定有人排斥。但對于ID.6 X這樣一輛定位中大型的純電SUV,大家關注的還是它的空間和續航。也許4876mm的車身長度并不出眾,但2965mm的軸距,卻讓它在同級中成為了佼佼者。
正是因為擁有如此大的空間優勢,讓6座,甚至7座的布局設計在ID.6 X的身上,一點也不顯得擁擠。就拿大家一直認為雞肋的7座車型來說,ID.6 X的第二排座椅可以前后調節。這樣可以為第三排提供最佳的乘坐空間。
當然,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7座版車型的第三排空間,只適合兒童乘坐,以及應急使用。畢竟大家日常出行還是以5人出行為主。如果不使用第三排座椅,完全可以將它放倒,這樣就可以為您提供出一個擁有最大1820L的巨大后備箱空間。搭配上最大1.19㎡的大天窗,那空間感真的沒的說。
至于配置,ID.6 X標配了自適應巡航、無鑰匙進入、第二排座椅調節、加熱,以及獨立空調等功能。而這次拿到的試駕車,還配備了AR-HUD增強抬頭顯示功能。搭配著小巧的5.3英寸的i-ID以及12寸的中控屏,實現了三屏聯動。
這里需要提一嘴,從大眾ID.4開始,很多人都對它的這款5.3寸的小屏幕噗之一鼻,認為太寒酸了。其實,這是因為大眾的設計師認為,駕駛者的注意力應該放在前方,只要將所有信息都投擲到前擋上,就可以不用低頭去了解車速、地圖、續航等信息了。這樣就可以更安全的駕駛。
最后,再來說說續航和駕控吧。大眾ID.6 X搭載的150kw、310NM的單電機,在電動車中一點也不兇猛。63.2kwh和83.4kwh的三元鋰電池,可以為其提供436km和588km兩種最大續航。
至于駕控,我只想說,大眾ID.6 X的加速,一點也不“賊”,它更像是燃油車的加速邏輯。當你踩下電門的那一刻,并沒有失重的速度襲來,而是循序漸進的感覺。就像是一輛2.0T的增壓燃油車,它會給你做出充分的加速準備。
這對于很多油轉電的消費者來說,是非常友好的。沒有了尷尬的駕駛過度,讓駕駛者可以更安全更順暢的駕駛。不得不說,傳統大廠的造車理念,還是以人為本,一個字,細!
當然,人無完人,車無完車。大眾ID.6 X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時而卡頓的車機、比如那讓人心里不舒服的后輪鼓剎。好在驚喜多于失望,畢竟看在30萬的價格,還是能夠接受那些小瑕疵的。
最后,我覺得大眾ID.6 X將會掀起一波30萬級別6\7座的SUV大戰。畢竟在這個價格區間中,除了比亞迪的唐,真正能與之較量的,還真沒有幾個。對于這輛大眾的中大型純電SUV,你們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