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星途凌云400T 用自主品牌SUV跑“0-4”是種怎樣的體驗?
發布時間:2021-09-28
跑“0-4”不是請客吃飯,更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跑“0-4”是要榨取一臺車的極限動力,是要打破性能數據的理性掣肘,在400米的跑道上一騎絕塵。
“0-4”與我們常說的“0-1”不同,后者要得出從0至100km/h的加速成績,發動機大扭矩的特點對此更占優勢;而我們今天說的“0-4”,是一輛車從靜止到達400米終點的時間,除了需要隨時待命的大扭矩加持,功率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成績的好壞。“0-4”直線加速曾是性能超跑們樂此不疲的挑戰項目,而這一次我要用一臺自主品牌SUV進行這項測試,那該是種怎樣的體驗呢?
就像手機可以用來打游戲,任何事物突破瓶頸期之后都會進行更多功能性的衍生。經過井噴式的發展,SUV已普遍具有了大空間、舒適性、威武大氣的基本素質,因此諸多產品都將下一步精進的方向落筆在了性能。星途就是其中的代表,它將旗下這款SUV命名為凌云,則更可見其壯志。比寶馬X3高功版發動機更“香”的動力數據 、本特勒調校底盤、博格華納的適時四驅,將這些配置集于一身的凌云,馳騁在這條400米的跑道上,最終成績又是如何呢?
“0-4”成績僅比Q5L慢0.01秒懸架調校偏舒適
對于一臺SUV來說無論如何強調它的動態屬性,穩健行駛才是它的根本要務。在這條長達400米的跑道上,雖然凌云400T的直線加速成績超過了大眾途銳,僅比奧迪Q5L慢了0.01秒,但絕不會給人那種血壓升高的窒息感。
調整好座椅姿態,系好安全帶,第一件事就是將駕駛模式切換為運動,這樣可以降低升擋節奏,拉高發動機的轉速,從而釋放更多扭矩。而為了讓車輛的性能盡情輸出,第二件事就是關閉車身穩定控制系統,雖然在日常行駛時,我絕不推薦您這樣做,但在這場“0-4”測試中,我必須要為車輛減少電子系統的掣肘。
在我們接觸最多的“0-1”測試中,我們一般以直接起步或彈射起步兩種方式分別駛出起點。而在這條長達400米的賽道中,相對于這臺車而言,利用彈射起步讓渦輪更早介入,其實更加明智。直接以峰值動力起步,車輪輕微打滑的時間基本可以忽略。
因此在發車綠燈點亮之后,我用左腳踩下制動踏板,右腳油門一觸到底,發動機的轟鳴瞬間響徹賽道起點。在短暫的三秒鐘內,車頭像要掙脫繩索的野馬,逐漸上揚蓄勢待發。車輛變速器雖然帶有轉速保護,但寬容度令人十分滿意。它允許在靜止條件下,將轉速直接拉至每分鐘3000轉以上,這一點相比上汽榮威家族2300轉就立即切斷動力的策略更好把握。
蓄勢待發的這3秒,對我來說是制動踏板與性能釋放間的僵持階段。當轉速將要達到3500轉的瞬間,制動踏板被我無情丟掉,我幾乎將身體所有的重心劃分給了右腳。起步的霎那間,座椅靠背推搡著我的身體,雖然很快就歸于平穩,但還是讓我感受到了這臺車400N·m的寬厚峰值。
行進至中途,雖然時速早已超過100公里,但車輛的穩定感還是可圈可點的。而在此之前,為車內帶來活力感的,除了發動機的轟鳴還有快速跳躍的轉速指示。由此可見,這臺7速DCT變速器可以在加速階段將換擋效率拿捏得比較到位。雖然在運動模式下,每個擋位都能保持住較為寬容的轉速區間,但轉速回落后又能快速迭起,可見其響應速度還是不錯的。
而且在我進行測試之前,這臺車已承載著其他測試者,多次奔波于這條400米的跑道之上。但變速器的換擋積極性依然處于巔峰狀態,這要得益于它濕式雙離合的穩定性。當我看到終點剎車點已迫在眉睫,現在時速已達到了每小時135公里以上。突破重點,我將右腳快速向左挪動,幾乎以“站立”的姿態,剁下制動踏板,在雙缸雙活塞制動系統的幫助下,車輛做出積極響應,支撐方向盤的雙臂可以感覺到車頭流向車尾的制動力以及響胎同時傳遞至車內的顫動。
坐在我身旁的駕控教練對我的制動反應非常滿意,或許我身高體壯的身體對于加速測試而言多少有些拖跨,但對于用盡全身力氣踩下制動踏板一事而言我絕對在行。所以說,本次測試“0-4”的最佳成績絕非出自我之手筆,在我回到起點走出車外以后,便在第一時間拿到了成績資料。”
凌云400T 四驅版車型,0-400米直線加速最佳成績為16.64秒,在排量同為2.0L的車型陣營中,位列寶馬X3、保時捷Macan以及奧迪Q5L之后,比大眾途銳快了0.08秒。另外,從測試結果來看,前50米的加速性能是最強的,最高達到了0.5以上的加速G值。而車輛從0突破100公里/小時用時6.59秒,6秒鐘SUV俱樂部中看來又添了一位新丁。雖然車速在達到每小時120公里以后加速G值回落至了0.2以下,但我覺得問題不大。因為對于一輛SUV來說,0-120公里巡航時速才是它的主戰場,這一點凌云堅守得還算不錯。
在緊張刺激的直線加速測試之后,下一個項目更具挑戰性。在一片比摩托車金卡納測試場地略寬有限的的路線內,需要完成多次緊急變線障礙,這對于凌云標準的中型SUV身材而言的確有些難度。
駕駛車輛挺進狹窄的“巷道”,會在短暫的緊急加速后,瞬間迎來第一個彎道。而如果依照定式思維目視彎心,這分秒間的閾值幾乎是很少人能夠積極把握的。所以勢必要在,彎道前方稍微寬闊一點的通道內,向相反方向打輪和制動,才能給彎道入口留出駛入的空間。
雖然在之后的顛簸路段中,凌云底盤的厚重感以及阻尼感可以對細碎的顛簸充分吸收,但對于眼前這道坎而言,則需要更加精準的把握。在連續反打的過程中,如果車速過快,或者制動不及時,車身側傾改變重心,瞬間傾覆的重力會讓車輪產生一定的滑動。對于力求榨取底盤極限的測試者而言,尤其是以較高時速入彎,錯過了零點幾秒的時機,基本就會推出圈外。畢竟這個模擬彎道對于同級SUV而言有些太過兇險了。
雖然底盤調校的取舍各有所得,但凌云的轉向感還是比較積極的。在不同的彎道中輾轉騰挪,車輛可積極領會我的意圖,快速入彎。憑借這一特性,在最后的繞樁路段中,車輛完成的一點也不含糊。
寬體視覺設計到位 擋桿設計可再優化
雖然凌云家族上市已經有些時日了,但我猜大部分讀者應該對它的外觀和內飾并不熟悉。沒有關系,性能測試之后,我將繼續為您解讀它的設計和細節。如果對它興趣正濃,我講故事您備酒,咱們繼續聊。
其實,很多車型都喜歡將橫向的裝飾元素裝點在車前。究其原因,就是為了讓車輛獲得更多的視覺寬度,寬體視覺更加容易讓人產生大氣的感覺。這樣說來,凌云的“大嘴”橫向中網的點綴作用還是比較到位的。
格柵上方,連接兩側大燈的黑色飾板上,EXEED的的英文標識,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但如果車輛駛入車庫,您會發現這五個英文字母也是會發光閃爍的呼吸燈。
凌云的車身尺寸為:4780/1885/1730mm,軸距尺寸2800mm,屬于標準的中型SUV尺寸。車身側面沒有貫穿始末的腰線,但從前燈衍生出來的鋒銳折線以及從尾燈劃向后門的側臀線,給予的肌肉質感還是相當明顯的。
車身側面還為用戶體驗增加了一些細節設計,比如同級罕見的后排隱私玻璃,即使新車不貼膜,后排也能保持很好的私密性以及遮光性。
凌云在外形設計上保持了前后一致,貫穿式的尾燈以及下方的鍍鉻飾條,提供給車尾很好的層次感。為了配合后翹的臀線以及尾翼帶來的運動感,尾喉裝飾也進行了凹陷處理,為的是帶來“雙邊雙出”的性能范,但真實排氣為雙邊單出。
多輻鋁合金輪圈,造型很像飛機引擎的渦輪扇葉,而更具含金量的是這套馬牌UC6輪胎。雙缸雙活塞制動卡鉗比較低調,沒有進行噴涂裝飾層,或許也是為這臺凌云400T獨有的制動盤自動清洗系統留出多余的空間。
拉開車門進入內飾,凌云車內的科技感幾乎可以一瞬間撲面而來。由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和同尺寸中控屏幕組合而成的雙聯屏足以吸引挑剔的目光,配合深色的UI底層界面,看上去非常“梅賽德斯”。
視線向下飄移,和路虎等品牌旗下產品一樣,空調控制面板上也出現了旋鈕小屏設計。雙溫區的空調溫度信息,顯示在旋鈕上方的單色液晶屏上,也同樣是增強高級感的細節設計。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科技韻味,車機內置的Lion4.1雄獅智云系統配合一塊英特爾4核2.0G處理器,不僅增強了生物識別、AI和AR性能,更是為同級少有的22項智能駕駛功能奠定了不錯的基礎。
車輛的用料質感,雖然處于同級車型的正常水平,但軟性材質的運用程度是值得肯定的。同樣可以帶來愉悅感的,還有前后排均可抬頭瞻云的大尺寸全景天窗。天窗系統也支持語音控制,想打開天窗動動嘴巴就能實現。而這套全景天窗系統可是凌云家族全系標配的。
雖然凌云400T的內飾在細節之處加分項很多,但在我看來還是有一些值得商酌的地方。雖然擋桿的設計別具一格,給人一種飛機操縱桿的感覺。但初次駕駛時,可不要將推頭頂端的按鍵當作解鎖開關。點按它,變速器將進入駐車擋。踩下制動踏板,擋桿前推會進入倒車擋,后拉會來到空擋或者前進擋。頭一次駕駛這臺車的用戶,應該是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如果將P鍵移動至擋桿周圍,給到解鎖鍵取而代之,這樣似乎更加符合當下的使用邏輯。
駕乘空間方面,1.81米的體驗者來到前排,將座椅調節至適合狀態,并保持正常駕駛姿態,頭頂留有一拳左右的空間余輛,不會產生過分的壓抑感。
保持前排座椅不動,同一位駕駛者來到后排,腿部空間顯露出了中型SUV的特有表現。兩拳以上的空間,足以讓后排乘客翹起二郎腿,頭部剩余空間也和前排一樣保持在一拳左右。
常規狀態下的后背廂自然不會太差,凌云的后排座椅還支持比例放倒,在搬家、購物過程中能夠裝下更多物品。車內儲物細節方面,也得到了進步科技的小小加持,中控臺上的儲物臺,同樣也是前排手機的無線充電器,迎合了時代的主流。
至振臂高呼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