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兩種駕駛狀態(tài)以及滿滿的“彩蛋” 試MG5
發(fā)布時間:2020-11-02
MG5真的挺好玩的。除了駕駛,我還發(fā)現(xiàn)了儀表盤里的玄機,車機中的四位“女性”角色,甚至還填了自己之前挖的一個坑。
對動力總成的介紹在我同事的場地試駕中已經(jīng)說得很多了,尤其是各項技術點(傳送門)說得非常細,我就不啰嗦了,這次純聊干貨。
前幾天MG5公布了配置,其中青春系列是1.5L自吸配CVT;而青奢系列則是1.5T配7速雙離合。在我看來,入門版1.5L動力的核心是節(jié)油、動力平順,會在晚些時候試駕;而這次體驗的1.5T才是能體驗到動力爆發(fā)樂趣的版本。
雙離合最大的特點是動力傳遞效率高,遲滯小,但也需要匹配遲滯小的增壓發(fā)動機,不然就會是水桶效應,拖累整個動力總成。實際體驗下,這套動力總成給人的感覺是——輕快。
起步和日常駕駛,油門開度都在1/2以內(nèi)時,動力響應也是比較迅速的,而且輸出非常平順。腳下的動作和車輛的反饋都在駕駛者的預判之內(nèi)。不像有些小排量發(fā)動機的車,需要始終不斷給油門,稍一放松就顯出疲態(tài)。
當需要大動力時候,需要把油門深踩,這時候發(fā)動機艙里能傳出明顯的聲音和一部分振動,隨之而來的是充沛且源源不斷的動力輸出。有意思的是,這樣控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的聲音,倒是和加速感受非常匹配。雖然談不上爆發(fā),但也能帶來一定的駕駛快感。
如果這還不夠,可以把擋位手動切換到S擋,這時候的油門的信號就會適當放大,在小開度情況下就能進入大動力模式。另外,車輛設置中還可以把方向盤電子助力調(diào)整到“沉穩(wěn)”模式,這樣的確能模擬出一點運動操控的感覺。
另外,儀表盤的車輛選項中可以找到G值圈、0-100加速計時等頁面,可以真正意義上匹配運動模式。我相信,這一定是MG預留給車主玩家們的玩具,改裝之后大有用武之地。
當然,對于我而言,絕大部分時候還是喜歡“輕盈”模式方向盤以及D擋下的輕松休閑感。在高速下,我還會開啟自適應巡航,最大程度的解放自己。
不過,并沒有將“車道保持”和“自適應巡航”整合到一起,MG5只提供車道輔助,不能做到始終保持車道中線行駛,要有這樣完整的駕駛輔助功能,MG6上才提供。
MG5一個很大的賣點是雅馬哈音響,之前我在靜態(tài)體驗的時候給了很高的評價,音響對原聲的解析和還原做得很好。但室內(nèi)靜態(tài)聽車載音響等于“紙上談兵”,真正的考驗是在實際駕駛中,車內(nèi)的振動噪音會不會對音響產(chǎn)生干擾。所以這次我特地驗證一下。
首先要稱贊的是MG5的隔音和振動抑制水平,城市走走停停狀態(tài)下,車內(nèi)靜音做得很好,尤其是外界噪聲和發(fā)動機聲音,隔絕的不錯,基本和一些合資中級車持平。我還特地在旁邊有貨車的時候降下車窗感受實際外界噪音,關上后基本聽不太出來。
看了看車窗玻璃,并沒有雙層夾膠,難道是通過車門內(nèi)部的大量隔音材料?想不明白原因,但結果確實很好。這就給音響提供了發(fā)揮的空間。
車機系統(tǒng)這次是量產(chǎn)版,我點到音響控制頁面,在設置中果然找到了一鍵“YAMAHA”音效,喲,那種高中低音層次清晰的感覺又回來了。這也許真的是同價位中聽音樂最舒服的車之一了。
說到車機系統(tǒng),斑馬最新的Venus用戶體驗不錯。首先,語音識別度很高,甚至有英文單詞都能識別出來,可以執(zhí)行連續(xù)指令。
而且車內(nèi)人員聊天誤觸發(fā)情況沒有發(fā)生,這是很難得的。對了,重點來了,我在語音設置發(fā)現(xiàn)斑馬提供四種女性聲音風格:“知性”“甜美”“成熟”“熱情”,這跟地圖提供不同語音包是一個思路,駕駛者聽煩了一種,還可以換換口味。至于聽上去都是什么樣?那需要你自己來試試。
油耗必須提一下,1.5T有172馬力,油耗其實高點也正常。實際是開了一百多公里,平均車速39km/h,真實油耗7.2L/100km,完全在接受范圍內(nèi)。試駕時為了體驗動力,經(jīng)常急加速急剎車,如果日常開,低于7L/100km是必然的。你還可以配合儀表盤上的智能油耗分布圖來練習良好的駕駛習慣,應該能有更好的成績。
最后,我把一個上次挖的坑自己填上。還記靜態(tài)體驗時我坐在駕駛座操作傾向我14.1度的中控區(qū)有多悠然自得嗎?這次我坐副駕駛操作,上次多爽快,這次就有多難受。你幾乎要把腦袋和手臂放到中央扶手箱附近,才能順利操作??磥鞰G5的掌控權還是在駕駛員手里,副駕駛還是乖乖待著聽駕駛員喜歡的音樂吧。
無論如何,MG5整體還是很不錯的,感覺像是一款可玩性很強的游戲,有很多“彩蛋”等待年輕人去發(fā)掘。這可能就是新一代人和老一代人對待汽車的不同態(tài)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