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它相比 特斯拉只是半成品 測試大眾ID.3原型車
發布時間:2020-05-28
未來就在眼前,大眾全新設計的純電動掀背車ID.3將于2020年年底在歐洲上市。ID.3的外形尺寸與高爾夫相當,作為一款需要走量的主力車型,ID.3的設計相比日產聆風、雷諾Zoe和寶馬i3更注重功能性,更貼近主流市場需求,擁有更長的續航里程。大眾ID.3上市后將接替e-Golf(高爾夫電動版,該車無后續車型)的市場空間,新車上市必將對電動車市場帶來沖擊,正如特斯拉Model 3。
我們的這款ID.3試裝車由德國德累斯頓工廠制造,采用五門五座掀背車身,擁有201 bhp最大馬力,續航里程超過560公里。受到各種軟件問題的困擾,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大眾一再推遲ID.3的上市時間,但德國制造商表示不會遲于今年圣誕節。ID.3對于大眾集團的表現實在重要,目標是成為新一代的“高爾夫”,所以德國制造商對ID.3慎之又慎,不能容忍失敗。
03
按下ID.3的啟動按鈕,播動轉向軸上的換擋撥桿。前向是前進和能量再生模式,向后播動則進入空擋和倒擋。如果你的駕駛經驗僅限于汽油和柴油動力車,可能會稍感生疏,但是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并且符合邏輯,所以很容易上手。
輕踩加速踏板,310 Nm的強大扭矩在頃刻間釋放,并且沒有聲息,這容易給熟悉了傳統動力的老司機們留下深刻印象。是的,雖然加速力道無法與特斯拉Model S相提并論,但 ID.3的整備質量僅有1670千克,加速力道線性又持久。
車速不高于110 km/h時,大眾ID.3的加速都非常順暢,你只需踩下加速踏板,便能得到游刃有余的加速體驗。當車速高于130 km/h時,每加大一點油門開度,都能看到續航里程的迅速下滑,電能消耗的急劇增長。所以最好不要做出激進的超車動作,或者嘗試推遲剎車+大油門出彎。大眾ID.3動力系統的調校目標是平穩順暢的駕乘感受。
大眾為ID.3準備的行人警示音在車速超過19 km/h時自動關閉。ID.3上的風噪和胎噪都有些擾人,大眾并未為其標配低阻力輪胎。彈簧和減震器的調校并不令人滿意,低速行車時表現比較生硬,在不良路面上的濾震能力不足。但得益于后輪驅動,以及純電動車完美的軸荷分配,全新大眾ID.3的操控感如同瑞士銀行一樣,“中立”又安全。
由于 ID.3的車頭并未布置笨重的發動機,重心比傳統車型更低,牽引力的釋放表現完美,并且轉向系統又快又準。選裝可變阻尼減震是否能夠改善底盤的行車質感,只有等到 ID.3正式上市后再做評判。
不僅ID.3的駕控感受非常中庸,操控極易上手,座艙的設計和座椅的人機工程學也非常“正點”。雖然這是一款與傳統動力車型迥異的純電動車,但一切都非?!按蟊姟保@是與特斯拉最大的區別,也是大眾工程師設計功底的展現。如果與大眾ID.3同臺對比,我們甚至可以說特斯拉只是半成品。
全新大眾ID.3的長寬高分別為4261毫米、1809毫米和1552毫米,與第七代高爾夫非常接近,但2765毫米的軸距比高爾夫長了128毫米,配備19英寸或者20英寸大輪圈。在上市初期,大眾將為ID.3提供48、55和62 kWh三種不同容量的電池組,續航里程分別為330公里、420公里和550公里。電池組造價不菲,占該車總成本五成,大眾為電池組提供的質保為8年(或16萬公里)后的蓄電量不低于標準容量的七成。大眾為ID.3準備了148 bhp和201 bhp兩款電動機,通過單速變速箱將動力傳遞到后輪。在后驅版上市后,大眾將擇機為ID.3推出雙電機四驅版本。如果使用100 kW充電樁,僅需30分鐘便能將獲得258公里續航里程,最高可以接受125 kW充電功率。
試車總評:
用傳統車評人對汽車設計、舒適性、操控性和造工用料的評價標準,大眾ID.3遠勝以特斯拉為首的造成新勢力。一切都在你熟悉的位置,舒適的坐姿,恰到好處的轉向和踏板力度……這是積累數十年造成經驗的結果。雖然我們的試駕車已擁有高達550公里的續航里程,但里程焦慮依舊無法消除,這是純電動車在短時間內不能解決的痛點。
測試車型主要參數:
車名:大眾ID.3
上市時間:2020年年底
動力:單電機
動力輸出:148-201 bhp
傳動系統:單速減速,后驅
0-100 km/h加速7.5秒
最高車速:160 km/h
續航里程:550公里
整備質量:1670千克
車身長寬高:4261/1809/155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