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多的車都這樣了?試駕風神奕炫GS
發布時間:2020-05-23
車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如果我們對生活品質沒有追求也不需要買車。正是因為我們希望生活的更有品質,車的功能也越來越豐富,造型越來越漂亮,開起來越來越享受。
風神奕炫GS的尺寸為4610*1830*1600mm,后備箱基礎容積474L,縱深0.94m,后排座椅放倒后的擴展容積達到1109L,縱深達到1790mm。理論上一米八以內,都可以躺的還挺舒服的。
風神奕炫GS的后備箱還配備了12V電源接口,行李掛鉤和地毯儲物格等細節配置,無論是接個車載冰箱還是放一些郊游用品都可以,光從尾箱的設計就可以看出這臺車的理念并不是一臺工具這么簡單,它希讓它更多融入到你的生活。
對于緊湊級SUV車型來說,只要不是特殊身材(籃球運動員),那么空間基本都不是問題。
而風神奕炫GS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它的外觀設計,雖然是一臺SUV車型,但看上去更像是升高的Wagon車型,很修長。
與轎車版本的風神奕炫在外觀上有很多相似的設計,鍍鉻的銀色飾條裝點的恰到好處,視覺上引導人們關注到這臺車的線條設計。17寸雙色炫風輪轂和懸浮雙色車身設計進一步增加了風神奕炫GS的層次感。
同樣設計感豐富的還有燈組,風神奕炫GS擁有252顆LED,并且在燈罩紋理的設計上也花了心思。
正是它設計過硬的線條輪廓,搭配精心的細節,所以讓我印象深刻。一改中國品牌陳舊,或者說是總落后于合資進口品牌的外觀,風神奕炫GS這次走在了前頭。
內飾方面,風神奕炫GS與風神奕炫幾乎是一樣的,并且這臺車的坐姿也很像一臺轎車。本次試駕的車型并不是最終車型,方向盤上的logo在正式聯產后會更改為與車頭一樣的英文字。
風神奕炫GS搭載的WindLink 4.0 Pro人工智能車機系統,7英寸液晶組合儀表、10.25英寸超寬中控高清屏、10英寸空調觸控屏三塊大屏,三塊大屏的設計也是目前的趨勢,但筆者并不覺得這樣的設計有更加方便,即便它的單位面積內增加了更多功能,并且看上去更有科技感,但保留一些常用實體按鍵便于盲操作的話會更符合現階段駕駛員的習慣,尤其是空調調節,因為畢竟多媒體的一些設定可以通過多功能方向盤完成。
作為觸屏便利性的補充,語音功能成為了現在車機的另一大功能,不得不說風神奕炫GS的語音系統無論是喚起速度還是識別都表現的較為可用,也正是它的快速和敏感,有時候甚至會被歌聲喚起,有些尷尬。
最后我們聊一聊這臺車的駕駛部分,風神奕炫GS配備了1.0TD和1.5T兩種動力選擇,變速器方面選擇了第三代Power Shift技術的德國格特拉克6DCT濕式雙離合變速箱。相比以前中國品牌多選用的干式雙離合,濕式的設計能明顯感受到換擋頓挫沖擊的減少,如果非激烈駕駛的狀態甚至感覺不到換擋。日常使用這套動力總成沒有明顯短板。
本次試駕的路段以高速公路為主,城市路段為輔,風神奕炫GS在高速路段給我的印象是動力很充沛,中高速想加速超越慢車時油門響應很積極,車輛隊駕駛者動力請求的判斷也足夠準確,整個駕駛過程中沒有出現深踩油門而不降擋的情況。在城市中駕駛風神奕炫GS并沒有出現油門過于緊張,一踩就竄的情況,非常可控。
高速公路行駛時,風神奕炫GS表現的像一臺轎車,不像SUV車型那樣高重心,可能是它內飾設計與風神奕炫很像的緣故,只是感覺整體坐姿稍稍偏高了那么一點,如果坐姿再低點就更像一臺轎車了。所以高速行駛穩定性還是比較好的,但風神奕炫GS的轉向設定好像并沒有可變轉相比,低速時方向很輕這沒有問題,但高速行駛時風神奕炫GS的轉向依舊很輕,就會給駕駛者這臺車開起來“有點飄”的感覺,其實這臺車高速行駛的穩定性還是可以的,但過輕的轉向設定讓它開起來會覺得有些穩定性欠佳。
底盤對于細小顛簸的過濾較好,采用的扭力梁鉸接雙膠料襯套技術以及來自本特勒的冷彎封閉變截面后橋管梁,操控表現整體也可圈可點。不過通常彎道支撐優秀的車型在遇到大的顛簸,如減速帶,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彈跳,所以在看到減速帶或者前方路口較差時,駕駛風神奕炫GS還是要控制車速通過。
編輯總結:風神奕炫GS是一臺擁有一定駕駛樂趣,并且在各方面細節上都有亮點的車型。當然這臺車也存在不足,不過這些不足在它8萬出頭的售價面前又顯得微不足道了。近幾年中國品牌車型無論設計還是硬件提升都是有目共睹的,并且它們依舊保留了優良傳統——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