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光環環繞著你 試駕東風啟辰星 星曜版
發布時間:2020-04-20
當我們習慣了寶馬以數字或者是X之類的命名時候,它推出了i系列車型;當我們看到比亞迪一款款以“字母+數字”的命名方式后,推出了全新命名方式的王朝車型。類似的例子在汽車市場上并不少見,全新的命名方式往往都是代表著未來一段時間產品發展的新方向。此次,啟辰也不再沿用之前的“字母+兩位數字”的命名方式,轉而使用了全新的命名規則。啟辰星便是在新命名方式下的首款產品,同時也是VSA架構下的首款產品,帶給我們不少新鮮感的它便是今天試駕的主角了。
在這之前,先來說一說啟辰這款VSA架構。其英文全稱為Venucia Smart Architecture,中文意思為啟辰智能模塊架構,通過整合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國際團隊與技術優勢,在國際標準之上,注入中國DNA,打造出集靈活性與前瞻性為一體的智能化造車體系,以三大平臺,五大特點,兩大品質保障基礎,為中國消費者創造一個智趣美好的用車生活。其中三大平臺包括VSA-L(中大型平臺)、VSA-C(緊湊型平臺)和VSA-E(電動車平臺),至于五大特點則是智能化、高效能、操控性、舒適性和安全性五大特性。
從外觀上,啟辰星便帶給我們許多新鮮感,官方稱之為混元美學的設計手法,帶來極高的原創度。V-Galaxy家族星空式中網采用了66顆立體晶鉆搭配兩側獠牙式LED日間行車燈以及雙子星LED前大燈,整體造型相當前衛。而大量“V”元素的加持則是對啟辰家族設計更好地詮釋。其LED日間行車燈采用分體式結構,最狹長的部分既是行車燈也是動態流水式轉向燈,下方的四個燈組除了負責日間行車燈功能之外,還在解鎖/鎖閉車輛時,以動態燈光效果展現,這種科技感的設計還是挺討巧的。
官方將啟辰星定位A+級頭等艙,從車輛尺寸來看確實要比通常意義的緊湊型SUV更大一些,其表現甚至開始接近中型SUV,與CS75 PLUS、博越PRO或者是RX5 MAX這類A+級別的車型相比也是互有優勢。車身采用了曜石黑+星云紅的雙色涂裝,除此之外還有曜石黑/珠光白、曜石黑/極光藍以及六種單色車身涂裝可供選擇。
在輪胎方面根據配置的高低有235/55 R19、235/60 R18以及225/65 R17三款選擇,中高配的兩款車型均為235/55 R19的輪胎規格,從目前已知的消息來看,有優科豪馬和鄧祿普輪胎,款型系列的選擇也都是家族產品中兼顧舒適性和操控性的高端產品。
尾部的啟辰星給我的感覺甚至要好于車頭部分設計,D柱處和尾燈處的兩組半星型設計相當富有層次感,顏色的搭配也很大方得體。貫穿式尾燈更是車尾部分的亮點設計之所在,尾燈的兩端甚至已經探入到側面車身許多,環抱式的設計很養眼。與貫穿式尾燈相對應的是“V”字形高位剎車燈,這一繁一簡的組合還挺靈動。
啟辰星的內飾沒有太過于花哨的設計,高度集成的內飾采用了兩塊大屏便幾乎完成了車內的一切,僅保留了少量的實體按鍵。材質方面的使用相當厚道,中控臺上部采用了大量軟性材質覆蓋并輔以縫合線裝飾,鋼琴烤漆飾板以及拉絲銀色飾板的點綴效果也很不錯,其余部分則是大面積的皮革材質包裹,還使用了質感表現不錯的菱形網格處理以提升車輛的檔次感。
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我們并不陌生,之前體驗啟辰星的智能網聯系統時便已經介紹過一些,三種顯示模式以及四種信息組合方式帶來相當豐富的信息量顯示,包括駕駛輔助信息、油耗信息、音響信息等都給予駕駛者最為直接的讀取方式??娠@示歌詞的HUD抬頭顯示您見過嗎?反正我是頭一次見,雖然駕駛時候我倒是不看,但是停車等紅綠燈或者是擁堵時候,哼上幾句緩解下心情還是挺棒的。
啟辰星所使用的這塊15.6英寸大屏無論是對比度、飽和度還是亮度方面都表現不錯,加之不錯的抗反光能力以及適宜的角度,駕駛中絕對是個好幫手的存在。支持語音控制和觸摸控制的設計豐富了操作的多樣性,只不過指紋留下的印跡問題還有改善空間,就目前來看,有強迫癥的使用者得自備一塊小抹布時不時擦擦就好。
功能方面非常豐富,可識別車上乘客的發聲位置并加以進行相應操作,簡化了操作流程,提升了操作效率。包括AR實景導航、360度全息影像、在線音樂、在線電臺、在線視頻、酒店預訂、智慧支付、小度加油、小辰唱吧、車家互聯等諸多功能。包括駕駛輔助、座椅調節、座椅加熱、按摩等功能也可通過屏幕調節或者是語音控制。內置的多種情景模式,還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操作體驗。
啟辰星的入門款車型使用的是六速手動變速箱,其余款型則全部配置的是七速雙離合變速箱,電子排擋桿的設計很精巧,使用起來也很方便。電子手剎、自動駐車以及車身穩定系統均為全系標準配置,沒有因為低配車型有任何縮水。至于無線充電功能,則是在三款輕混增壓版本上面有所配置,對于我這類沒有無線充電功能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后面的USB充電口才是我的菜。
得益于啟辰星不錯的車身尺寸,其空間表現在緊湊型SUV中屬于表現優異的一類。身高185cm的體驗者無論是前后排都獲得了不錯的空間表現,純平的后排地板為乘坐三人提供了有力保障。前排座椅具備電動調節、座椅加熱以及座椅按摩功能,副駕駛的女王座椅還提供了電動腿托功能,其控制方式同樣支持語音控制。后排座椅兩側頭枕都使用了凹槽性設計,以盡可能的提升乘坐舒適性,不會讓您在睡著的情況下脖子難受。而支持27°/35°兩級可調的后排座椅靠背,也很好的兼顧了長短途行駛舒適性。
可放平的后排座椅帶來更好的空間擴展,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可以達到2056L,即便是在座椅打開的情況下也能達到700L的常規行李箱空間,這是個很不錯的數據了??蓛杉壵{節的后備箱地板,還可以將車內高度再提升十多厘米,深槽式的結構也可以減少物品滑動的幾率。備胎為非全尺寸結構,規格為T155/90 R17,供應商來自于玲瓏輪胎。
啟辰星提供1.5T和1.5T+48V輕混兩種動力選擇,其1.5T發動機代號為A415TD,A代表Alliance(聯盟), 4指四缸,15TD指1.5T 缸內直噴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40kW/5500rpm,最大扭矩260N·m/1500~4500rpm,參數表現在同排量車型中很有競爭力。不具備輕混系統的手動擋車型綜合油耗為6.8L/100km,不具備輕混系統的DCT車型綜合油耗為6.7L/100km,而具備輕混系統的車型綜合油耗下降到了6.1L/100km,可見輕混系統對于經濟性的提升還是很顯著的。如果您單純的認為輕混系統只是在經濟性方面有所表現,那是不準確的,前置的電機可以在起步過程中提供最大50N·m的扭矩支持,考慮到電動機的特性,其可以彌補渦輪增壓車型的遲滯問題,帶來順暢的加速感覺,而這一切并不是建立在需要耗費更多燃油的基礎上,能量回收裝置在此起了很大作用。
賬面上的數據優秀,使我更迫不及待的要試試它的實際表現了,然而在上手過程中,卻發現并非如此。起步輕快,加速順暢的感覺如我所想,但是沒有那種特別伶俐的感覺,9.9S的加速成績在緊湊型SUV車型里絕對不慢,在反復試過之后才發現是48V輕混系統的BSG電機在起作用,起步段的劣勢被彌補之后,順滑的加速過程讓我產生了“肉”的錯覺。不過其途中加速能力表現就弱化了不少,深踩油門時,變速箱的降檔不夠積極,稍延遲過后便是發動機轉速的迅猛攀升,當超過3000轉時,發動機絕對能讓你感受到190馬力的存在。如果想要縮短這一過程,撥到手動模式是最直接的辦法,隨心所欲的降檔讓加速能力有著明顯的好轉。
啟辰星的高速巡航表現很不錯,即使在時速達到120km/h時,轉速也就是2400轉左右,而時速100km/h時也就是不到1700轉的樣子,更低的轉速確實有利于降低油耗。小巧的方向盤握在手里很有開轎車的感覺,指向準確且高速行駛也沒有飄的感覺,城市中調頭的時候也很靈活,只不過這畢竟是臺SUV,操控過程別太激烈就行,不然較高的車身會提醒你的。噪音控制是啟辰星的亮點設計,試駕車型配備了ANC主動降噪功能,高速上巡航的安靜程度相當不錯。
隨著時代的發展,買車雖然還是買車,但是考量的東西卻越來越多。最早買車更多是集中在三大件上,這些都ok的話,外觀、內飾或者配置都可以將就。再后來開始注重外觀、內飾的設計,之后又演變為主被動安全性問題。時至今日,智能網聯逐漸走入到了舞臺中央,5G的萬物互聯直接直接帶入到汽車上。以這些需求來看啟辰星,依托雷諾-日產-三菱技術實力所打造的VSA啟辰智能模塊架構,賦予了啟辰星相當不錯的綜合實力,你能找尋到不錯的外觀內飾,搭配48V輕混系統的動力總成在市場上也是很受追捧的技術,高度智能化的智能網聯系統甚至主流的自動駕駛輔助均有配備。駕駛感受方面,雖然具備一定的運動基因,但是總體感受還是趨于舒適性,對于居家使用來說是個不折不扣的多面手。